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地下结构震害实例 | 第14-15页 |
1.3 地下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 | 第15页 |
1.4 国内外关于地下结构抗震问题的研究以及发展趋势 | 第15-19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9-23页 |
1.5.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1.5.2 主要章节安排 | 第20-23页 |
第2章 地下综合管廊抗震理论分析 | 第23-29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反应位移法 | 第23-24页 |
2.3 反应位移法求解基本步骤 | 第24-28页 |
2.3.1 动力弹簧刚度 | 第25页 |
2.3.2 土体相对位移 | 第25-26页 |
2.3.3 地震剪应力 | 第26页 |
2.3.4 惯性力 | 第26-28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概况 | 第29-35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地下综合管廊结构的特点 | 第29-30页 |
3.3 抗震设计参数和抗震设计目标 | 第30-31页 |
3.4 工程地质条件 | 第31-33页 |
3.4.1 地形地貌 | 第31页 |
3.4.2 地层岩性 | 第31-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35-53页 |
4.1 引言 | 第35页 |
4.2 地层处理 | 第35-37页 |
4.2.1 复杂地层等效转换为匀质地层 | 第35页 |
4.2.2 地震动基准面的选取 | 第35-37页 |
4.3 地层位移的确定方法 | 第37-45页 |
4.3.1 地层位移的求解方法 | 第37-42页 |
4.3.2 地层位移的求解 | 第42-45页 |
4.4 地层动弹性系数的求解 | 第45-48页 |
4.5 地震作用时内力 | 第48-50页 |
4.6 管廊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0-51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第5章 地下综合管廊抗震有限元分析 | 第53-73页 |
5.1 引言 | 第53-54页 |
5.2 多遇地震工况 | 第54-62页 |
5.2.1 管廊结构不同断面内力分析 | 第54-61页 |
5.2.2 三种管廊结构的变形分析 | 第61-62页 |
5.3 罕遇地震工况 | 第62-70页 |
5.3.1 管廊结构不同断面内力分析 | 第62-69页 |
5.3.2 三种管廊结构的变形分析 | 第69-7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0-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6.1 结论 | 第73-74页 |
6.2 展望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