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9-10页 | 
| 1. 概述 | 第10-18页 |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 1.2 灌区量水的发展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 1.3 研究现状评价 | 第15-16页 | 
| 1.4 本文研究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1.4.1 本文研究的意义 | 第16页 | 
| 1.4.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 2. 量水设备的选型与布置 | 第18-35页 | 
| 2.1 量水方法选择 | 第18-22页 | 
| 2.2 量水设备布置 | 第22-25页 | 
| 2.2.1 灌区概况 | 第22-24页 | 
| 2.2.2 量水设备规划布置 | 第24-25页 | 
| 2.3 量水设备设计 | 第25-34页 | 
| 2.3.1 文丘里水槽设计 | 第25-27页 | 
| 2.3.2 长喉道量水槽设计 | 第27-28页 | 
| 2.3.3 圆柱直读式量水槽设计 | 第28-31页 | 
| 2.3.4 三角剖面堰设计 | 第31-32页 | 
| 2.3.5 简易量水槛设计 | 第32页 | 
| 2.3.6 薄壁堰设计 | 第32-34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3. 量水设备率定、验证与比较 | 第35-52页 | 
| 3.1 检测方法 | 第35-38页 | 
| 3.2 圆柱直读式量水槽的分析测算 | 第38-39页 | 
| 3.3 长喉道量水槽的分析测算 | 第39-41页 | 
| 3.4 简易量水槛的分析测算 | 第41-43页 | 
| 3.5 三角剖面堰的分析测算 | 第43-47页 | 
| 3.5.1 砖桥斗三角剖面堰 | 第43-45页 | 
| 3.5.2 二支六斗三角剖面堰 | 第45-47页 | 
| 3.6 文丘里水槽的分析测算 | 第47-50页 | 
| 3.7 对比分析 | 第50-51页 | 
| 3.8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4. 在灌溉水利用系数中的应用 | 第52-73页 | 
| 4.1 灌区总引水量测算方法 | 第53-55页 | 
| 4.1.1 自流式灌区总引水量测算方法 | 第53页 | 
| 4.1.2 提灌式灌区总引水量测算方法 | 第53-55页 | 
| 4.2 江都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 第55-61页 | 
| 4.2.1 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59页 | 
| 4.2.2 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59页 | 
| 4.2.3 小型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59-60页 | 
| 4.2.4 全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测算 | 第60-61页 | 
| 4.3 高邮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 第61-66页 | 
| 4.3.1 大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63-64页 | 
| 4.3.2 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64页 | 
| 4.3.3 小型灌溉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64-65页 | 
| 4.3.4 全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65-66页 | 
| 4.4 仪征区灌溉水利用系数 | 第66-72页 | 
| 4.4.1 中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68-70页 | 
| 4.4.2 小型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分析测算 | 第70-72页 | 
| 4.4.3 全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均值测算 | 第72页 | 
| 4.5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5.1 总结 | 第73-74页 | 
| 5.2 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