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1.2 射频识别和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2页 |
1.2.1 射频识别的发展及现状 | 第10-11页 |
1.2.2 软件无线电的发展及现状 | 第11-12页 |
1.3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论文章节安排 | 第12-14页 |
第2章 UHF RFID系统及标准分析 | 第14-22页 |
2.1 RFID系统结构与频段分析 | 第14-17页 |
2.1.1 RFID系统结构 | 第14-15页 |
2.1.2 RFID工作频段 | 第15-17页 |
2.2 UHF RFID三大标准体系 | 第17-19页 |
2.2.1 ISO/IEC标准体系 | 第17-18页 |
2.2.2 EPCglobal标准体系 | 第18-19页 |
2.2.3 UID标准体系 | 第19页 |
2.3 ISO/IEC 18000-6 Type C标准 | 第19-21页 |
2.3.1 物理层 | 第19-20页 |
2.3.2 标签识别层 | 第20-2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RFID阅读器的软件无线电设计 | 第22-40页 |
3.1 软件无线电基本结构 | 第22-23页 |
3.2 GNURadio软件平台 | 第23-26页 |
3.2.1 GNURadio的基本结构 | 第23-24页 |
3.2.2 GNURadio的安装与运行 | 第24-26页 |
3.3 软件无线电设计RFID阅读器 | 第26-27页 |
3.3.1 阅读器整体设计方案 | 第26页 |
3.3.2 主要程序组成和功能 | 第26-27页 |
3.4 阅读器信号处理模块设计 | 第27-37页 |
3.4.1 Gate模块设计 | 第27-29页 |
3.4.2 Tag_decoder模块设计 | 第29-31页 |
3.4.3 Reader模块设计 | 第31-37页 |
3.5 阅读器流图设计 | 第37-3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4章 RFID阅读器系统测试与分析 | 第40-51页 |
4.1 软件仿真测试 | 第40-44页 |
4.1.1 使用Octave仿真工具 | 第40-41页 |
4.1.2 仿真信号测试 | 第41-44页 |
4.2 连接硬件平台整体测试 | 第44-47页 |
4.2.1 测试环境搭建 | 第44-46页 |
4.2.2 RFID阅读器测试 | 第46-47页 |
4.3 软件定义阅读器工作频段测试 | 第47-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RFID防碰撞算法分析及软件无线电实现 | 第51-67页 |
5.1 ALOHA防碰撞算法分析 | 第51-56页 |
5.1.1 纯ALOHA算法 | 第51-53页 |
5.1.2 时隙ALOHA算法 | 第53-54页 |
5.1.3 帧时隙ALOHA算法 | 第54-55页 |
5.1.4 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 | 第55-56页 |
5.2 动态帧时隙ALOHA算法改进 | 第56-62页 |
5.2.1 最优帧长选择 | 第56-57页 |
5.2.2 标签估值算法改进 | 第57-60页 |
5.2.3 标签估值算法性能比较 | 第60-62页 |
5.3 估值算法的软件无线电实现 | 第62-66页 |
5.3.1 射频识别标准中的Q算法 | 第62页 |
5.3.2 使用估值算法改进Q算法 | 第62-63页 |
5.3.3 自定义阅读器命令设计 | 第63-64页 |
5.3.4 阅读器命令发送仿真 | 第64-6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7-69页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第67页 |
6.2 研究方向展望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