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陈大舜教授治疗内科杂病辨证规律研究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前言第9-11页
第一部分 内科杂病机素-机元辨证研究概说第11-15页
    1.中医对内科杂病的认识第11-12页
        1.1 病名及分类第11-12页
        1.2 病因病机第12页
        1.3 辨证论治第12页
    2.机素辨证研究概况第12-15页
        2.1 机素、机元概念第12-13页
        2.2 机素-机元辨证研究现状第13-15页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第15-17页
    1.研究内容第15-16页
        1.1 资料来源第15页
        1.2 医案纳入标准第15页
        1.3 疗效评价第15页
        1.4 医案常见病种第15页
        1.5 证型名称的规范第15-16页
    2.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第16-17页
第三部分 结果第17-28页
    1.证型及机素提取第17-18页
    2.证型分布特征第18-19页
    3.机素分布情况第19-21页
    4.机素聚类分析第21-24页
    5.证型及机元提取第24-25页
    6.机元分布情况第25-26页
    7.机元聚类分析第26-28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28-36页
    1.内科杂病的机素特点第28页
        1.1 机素分布不集中,广、散第28页
        1.2 机素交杂,兼夹为病第28页
    2.内科杂病的机元特点第28-30页
        2.1 多因、多病位复合第28-29页
        2.2 邪正交争,因果错杂第29-30页
    3.内科杂病的病机特点第30-31页
        3.1 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第30页
        3.2 多虚同病第30页
        3.3 多实共生第30-31页
    4.内科杂病的亚病机特点第31-32页
        4.1 肝肾阴虚是内科杂病之关键基础病机第31页
        4.2 热痰瘀结是内科杂病之主要继发病机第31-32页
    5.内科杂病的证候特点第32-34页
        5.1 内科杂病证候动态演变性第32-33页
        5.2 内科杂病证候高维性第33页
        5.3 内科杂病证候复杂性第33-34页
    6.形成陈教授内科杂病辨证特色的原因分析第34-36页
        6.1 全面兼顾与具体分析有机结合第34页
        6.2 重视复杂病辨证思维的运用第34页
        6.3 和法论治,和其不和第34-36页
第五部分 结语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致谢第40-41页
综述第41-51页
    参考文献第47-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柴胡汤加减治疗癌性发热的临床研究
下一篇:陈大舜教授内科杂病处方用药规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