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鲠生学术思想探析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2页 |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第9-11页 |
三、文章的基本构架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周鲠生学术思想的形成 | 第12-26页 |
一、周鲠生学术思想形成背景 | 第12-20页 |
(一)个人简介 | 第12-16页 |
(二)时代背景 | 第16-20页 |
二、周鲠生学术思想形成过程 | 第20-26页 |
第三章 周鲠生学术思想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 第26-50页 |
一、周鲠生法学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第26-36页 |
(一)国际法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第26-32页 |
(二)宪法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第32-36页 |
二、周鲠生政治学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第36-41页 |
(一)国际政治思想 | 第36-39页 |
(二)外交思想 | 第39-40页 |
(三)政治思想的特点 | 第40-41页 |
三、周鲠生史学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第41-45页 |
(一)治史态度 | 第41-43页 |
(二)治史观念 | 第43-44页 |
(三)治史方法 | 第44-45页 |
(四)史学思想的特点 | 第45页 |
四、周鲠生教育思想的内容及特点 | 第45-50页 |
(一)法学教育思想 | 第46页 |
(二)公民教育思想 | 第46-47页 |
(三)高等教育思想 | 第47-48页 |
(四)教育思想的特点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周鲠生学术实践 | 第50-60页 |
一、法学实践 | 第50-56页 |
(一)国际法实践 | 第50-55页 |
(二)宪法实践 | 第55-56页 |
二、政治外交实践 | 第56-57页 |
三、史学实践 | 第57-58页 |
四、教育实践 | 第58-60页 |
第五章 周鲠生学术思想的意义 | 第60-68页 |
一、学术意义 | 第60-64页 |
二、现实意义 | 第64-68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