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3-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8页 |
2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第18-26页 |
2.1 文献综述 | 第18-22页 |
2.1.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8-19页 |
2.1.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9-22页 |
2.1.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22页 |
2.2 新三板及融资效果相关概念界定 | 第22-24页 |
2.2.1 场外交易市场的涵义 | 第22-23页 |
2.2.2 新三板市场的涵义 | 第23页 |
2.2.3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涵义 | 第23页 |
2.2.4 融资效果的涵义 | 第23-24页 |
2.3 新三板及融资效果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2.3.1 资本结构理论 | 第24页 |
2.3.2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4-26页 |
3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融资效果理论分析 | 第26-35页 |
3.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现状 | 第26-28页 |
3.1.1 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的基本现状 | 第26-27页 |
3.1.2 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趋势 | 第27-28页 |
3.2 新三板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利弊分析 | 第28-29页 |
3.2.1 新三板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有利影响 | 第28页 |
3.2.2 新三板缓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不利影响 | 第28-29页 |
3.3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挂牌的融资效果分析 | 第29-35页 |
3.3.1 融资前后的流动性分析 | 第29-30页 |
3.3.2 融资与股价表现的关系 | 第30页 |
3.3.3 融资的定向增发 | 第30-32页 |
3.3.4 融资对资本结构与财务结构的影响 | 第32-33页 |
3.3.5 融资效果的总体分析 | 第33-35页 |
4 科立森公司基本情况及新三板挂牌的融资效果分析 | 第35-47页 |
4.1 科立森公司基本情况及新三板挂牌的融资过程概述 | 第35-36页 |
4.1.1 科立森公司融资前的基本情况概述 | 第35-36页 |
4.1.2 挂牌新三板给科立森公司融资过程概述 | 第36页 |
4.2 挂牌新三板市场给科立森公司带来的融资效果影响 | 第36-38页 |
4.2.1 挂牌新三板给科立森公司融资效果带来的有利影响 | 第36-37页 |
4.2.2 挂牌新三板给科立森公司融资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 | 第37-38页 |
4.3 科立森公司新三板挂牌的融资效果分析 | 第38-47页 |
4.3.1 科立森公司融资前后的流动性分析 | 第38-39页 |
4.3.2 融资与科立森公司股价表现的关系 | 第39-40页 |
4.3.3 科立森公司融资的定向增发 | 第40-41页 |
4.3.4 融资对科立森公司资本结构与财务结构的影响 | 第41-44页 |
4.3.5 科立森公司融资效果总体分析 | 第44-47页 |
5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新三板成功融资的经验借鉴及启示 | 第47-50页 |
5.1 科立森在新三板成功融资的经验借鉴 | 第47-48页 |
5.1.1 恰当的估值方法促成高额融资 | 第47页 |
5.1.2 通过企业体外诊所项目提升企业价值 | 第47-48页 |
5.1.3 充分利用技术及资源优势提升发展潜力 | 第48页 |
5.2 增强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内力与自身能力建设的启示 | 第48-50页 |
5.2.1 优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能力 | 第48-49页 |
5.2.2 提升科技型中小企业估值水平 | 第49页 |
5.2.3 提高科技水平与经营管理能力 | 第49-50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4-55页 |
致谢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