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0-14页 |
1.1 林冠截留量影响因素 | 第10-11页 |
1.2 森林枯枝落叶层水文功能 | 第11页 |
1.3 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评价 | 第11-12页 |
1.4 植被空间配置与水源涵养功能关系 | 第12-13页 |
1.5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2 研究地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14-19页 |
2.1 研究地区概况 | 第14-15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4页 |
2.1.2 地质地貌 | 第14页 |
2.1.3 水文特征 | 第14页 |
2.1.4 气候特征 | 第14页 |
2.1.5 土壤特征 | 第14页 |
2.1.6 植被特征 | 第14-15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15-19页 |
2.2.1 临时样地设置 | 第15页 |
2.2.2 林外雨量观测 | 第15-16页 |
2.2.3 不同林型树干茎流量估测 | 第16-17页 |
2.2.4 不同林型穿透雨量估算 | 第17页 |
2.2.5 不同林型林冠截留量计算 | 第17-18页 |
2.2.6 不同林型枯落物持水特征调查 | 第18页 |
2.2.7 不同林型土壤贮水能力测定与计算 | 第18页 |
2.2.8 嫩江源头森林植被优化配置方法 | 第18-1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19-39页 |
3.1 嫩江源头典型树种树干茎流量特征 | 第19-21页 |
3.1.1 单木树干茎流量与林外雨量关系 | 第19-21页 |
3.2 林分穿透雨量与叶面积指数间关系 | 第21-22页 |
3.3 嫩江源头13种林型林冠截留特征 | 第22-24页 |
3.3.1 不同林型树干茎流量 | 第22页 |
3.3.2 不同林型林分穿透雨量 | 第22页 |
3.3.3 不同林型林冠截留量 | 第22-24页 |
3.4 嫩江源头13种林型枯落物层水文功能 | 第24-28页 |
3.4.1 不同林型枯落物现存量 | 第24页 |
3.4.2 不同林型枯落物持水过程 | 第24-26页 |
3.4.3 不同林型枯落物失水过程 | 第26-27页 |
3.4.4 不同林型枯落物持水能力 | 第27-28页 |
3.5 嫩江源头13种林型土壤层水源涵养功能 | 第28-32页 |
3.5.1 不同林型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 | 第28-30页 |
3.5.2 不同林型土壤贮水、蓄水能力 | 第30-32页 |
3.6 嫩江源头森林植被优化配置 | 第32-39页 |
3.6.1 嫩江源头森林植被层析结构 | 第32页 |
3.6.2 森林水源涵养功能判断矩阵及层次排序与一致性检验 | 第32-35页 |
3.6.3 嫩江源头森林植被最佳配置比例 | 第35-36页 |
3.6.4 嫩江源头森林植被优化配置后水源涵养功能变化 | 第36-39页 |
4 讨论 | 第39-41页 |
4.1 林分树种组成对林冠截留量的影响 | 第39页 |
4.2 不同林型与枯落物持水能力的关系 | 第39-40页 |
4.3 不同林型土壤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6页 |
附录 | 第46-47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