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果树园艺论文--核果类论文--樱桃论文

欧李交替氧化酶基因(AOX2)的克隆及功能初步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2页
    1.1 欧李简介第9页
    1.2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9-10页
    1.3 干旱胁迫下植物的响应机制第10页
    1.4 交替氧化酶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第10页
    1.5 本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0-11页
    1.6 主要研究内容第11-12页
2 干旱胁迫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第12-18页
    2.1 实验材料第12页
        2.1.1 欧李的培养与取材方法第12页
        2.1.2 主要仪器第12页
        2.1.3 主要试剂第12页
    2.2 实验方法第12-15页
        2.2.1 欧李总RNA的提取第12-13页
        2.2.2 欧李总RNA的消化及纯化第13页
        2.2.3 反转录合成cDNA第13-14页
        2.2.4 引物的设计及合成第14页
        2.2.5 RT-PCR第14页
        2.2.6 荧光定量PCR第14-1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15-16页
        2.3.1 欧李总RNA的提取第15页
        2.3.2 RT-PCR第15页
        2.3.3 荧光定量PCR第15-16页
    2.4 讨论第16-17页
    2.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3 欧李AOX2基因的载体构建第18-27页
    3.1 实验材料第18页
        3.1.1 菌株和质粒第18页
        3.1.2 主要仪器第18页
        3.1.3 主要试剂第18页
    3.2 实验方法第18-23页
        3.2.1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OX2和pGEX-4T-3-AOX2的构建第18-21页
        3.2.2 正义植物表达载体pROK2-sAOX2的构建第21-22页
        3.2.3 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ROK2-aAOX2的构建第22-23页
    3.3 实验结果第23-25页
        3.3.1 原核表达载体PET-32a-AOX2的构建第23-24页
        3.3.2 原核表达载体pGEX-4T-3-AOX2的构建第24页
        3.3.3 正义植物表达载体pROK2-sAOX2的构建第24-25页
        3.3.4 反义植物表达载体pROK2-aAOX2的构建第25页
    3.4 讨论第25页
    3.5 本章小结第25-27页
4 欧李AOX2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纯化第27-40页
    4.1 实验材料第27页
        4.1.1 菌株第27页
        4.1.2 主要仪器第27页
        4.1.3 主要试剂第27页
    4.2 实验方法第27-31页
        4.2.1 pGEX-4T-3-A转化大肠杆菌第27-28页
        4.2.2 融合蛋白GST-AOX2的诱导表达第28页
        4.2.3 SDS-PAGE第28-29页
        4.2.4 融合蛋白GST-AOX2表达条件优化第29页
        4.2.5 GST融合蛋白的纯化第29-30页
        4.2.6 Western blot鉴定第30-31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31-38页
        4.3.1 欧李交替氧化酶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1-36页
        4.3.2 宿主菌对GST-AOX2表达的影响第36页
        4.3.3 融合蛋白表达条件初步优化第36-37页
        4.3.4 GST融合蛋白纯化第37-38页
        4.3.5 Western blot分析第38页
    4.4 讨论第38-39页
    4.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5 欧李AOX2基因遗传转化拟南芥第40-44页
    5.1 实验材料第40页
        5.1.1 主要仪器第40页
        5.1.2 主要试剂第40页
    5.2 实验方法第40-42页
        5.2.1 植物表达载体转化农杆菌第40-41页
        5.2.2 拟南芥的培养第41页
        5.2.3 农杆菌遗传转化拟南芥第41-42页
        5.2.4 转基因植株的鉴定第42页
        5.2.5 T1代种子筛选第42页
    5.3 结果与分析第42-43页
    5.4 讨论第43页
    5.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iDAR数据和标记控制区域生长法的单木树冠提取
下一篇:水氮耦合对小粒咖啡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