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目前的广电网络现状分析 | 第10-11页 |
| ·采用EOC方案的组网方式 | 第11-13页 |
| ·EOC的基本原理 | 第11-12页 |
| ·EPON+EOC组网方式 | 第12-13页 |
| ·HFC+EOC的组网方式 | 第13页 |
| ·采用EOC方案组网的优势 | 第13-14页 |
| ·工程实施简单 | 第13-14页 |
| ·带宽足够,能满足PC上网业务和互动电视业务的开展 | 第14页 |
| ·用户隔离 | 第14页 |
| ·统一管理及自动管理服务 | 第14页 |
| ·EOC技术与同类其它方案的比较 | 第14-16页 |
| ·Cable Modem接入方案 | 第15页 |
| ·Local Area Network接入 | 第15-16页 |
| ·本文的工作及章节安排 | 第16-18页 |
| 第2章 EOC方案设计与分析 | 第18-33页 |
| ·HomePLUG(?)BPL技术 | 第18-22页 |
| ·方案描述 | 第18页 |
| ·协议实现 | 第18-22页 |
| ·EOC局端和终端的原理框图 | 第22-24页 |
| ·局端原理框图 | 第22-23页 |
| ·终端原理框图 | 第23-24页 |
| ·EOC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 第24-29页 |
| ·前端的覆盖域 | 第24页 |
| ·信噪比控制 | 第24-27页 |
| ·应用带宽规划 | 第27页 |
| ·网络升级策略 | 第27-28页 |
| ·IP地址规划 | 第28页 |
| ·VLAN规划 | 第28页 |
| ·QOS规划 | 第28页 |
| ·安全规划 | 第28-29页 |
| ·网络管理系统 | 第29-32页 |
| ·实时监控子系统 | 第30页 |
| ·WEB管理平台 | 第30-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3章 EOC局端和终端的性能指标测试 | 第33-54页 |
| ·对EOC前端和终端物理层性能测试 | 第34-42页 |
| ·局端设备RF带宽测试 | 第34页 |
| ·被测设备输出电平测试 | 第34-35页 |
| ·带外辐射输出测试 | 第35页 |
| ·链路衰减测试 | 第35-36页 |
| ·抗噪声能力测试 | 第36-37页 |
| ·插入损耗测试 | 第37-38页 |
| ·反射损耗测试 | 第38-40页 |
| ·放大器跨接能力测试 | 第40-41页 |
| ·对有线电视系统基本业务的影响测试 | 第41-42页 |
| ·对EOC前端和终端数据链路层性能测试 | 第42-46页 |
| ·实际数据传输带宽测试 | 第42-43页 |
| ·多终端并发性能测试 | 第43-45页 |
| ·系统时延测试 | 第45页 |
| ·丢包率测试 | 第45-46页 |
| ·对EOC业务质量(QOS)性能测试 | 第46-48页 |
| ·支持VLAN优先级(802.1P协议) | 第46-47页 |
| ·上下行限速功能 | 第47-48页 |
| ·对EOC安全性能测试 | 第48-51页 |
| ·同一局端下的用户相互隔离 | 第48-49页 |
| ·局端设备访问控制 | 第49页 |
| ·广播风暴的抑制 | 第49-50页 |
| ·MAC地址数限制功能 | 第50-51页 |
| ·对EOC网管功能验证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4章 对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的EMC测试 | 第54-68页 |
| ·局端设备EMC测试 | 第54-63页 |
| ·电源端子骚扰电压 | 第54-56页 |
| ·电信端口的传导共模骚扰 | 第56-58页 |
| ·辐射骚扰场强 | 第58-59页 |
| ·静电放电抗扰度 | 第59-60页 |
| ·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 | 第60-61页 |
| ·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 | 第61-63页 |
| ·对终端设备EMC检测 | 第63-67页 |
| ·电源端子骚扰电压 | 第63-65页 |
| ·电信端口的传导共模骚扰 | 第65-66页 |
| ·辐射骚扰场强 | 第66-67页 |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结论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 附录A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