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有害植物及其清除论文--杂草论文--化学除草论文--水田化学除草论文

内生菌对稗草抗五氟磺草胺的影响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稻田主要杂草现状第10-11页
        1.1.1 稻田杂草种群特点第10页
        1.1.2 稻田杂草防除第10-11页
    1.2 稗草的特点第11-13页
        1.2.1 稗草的形态特点第11-12页
        1.2.2 我国稗草的分布特点第12页
        1.2.3 稗草的危害第12页
        1.2.4 稗草抗药性研究进展第12-13页
    1.3 杂草抗药性第13-15页
        1.3.1 杂草抗药性的发生与发展第13页
        1.3.2 杂草抗药性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3.3 杂草抗药性治理方案研究现状第15页
    1.4 植物内生菌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1.4.1 内生菌的定义第15页
        1.4.2 内生菌的分离方法第15-16页
        1.4.3 内生菌与宿主之间的关系第16页
        1.4.4 内生菌的研究现状第16-17页
    1.5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7-19页
第二章 稗草内生菌的分离鉴定第19-28页
    2.1 材料与方法第19-22页
        2.1.1 供试材料第19页
        2.1.2 稗草抗药性检测方法第19-20页
        2.1.3 内生菌的分离与纯化第20页
        2.1.4 内生菌对五氟磺草胺的降解第20-21页
        2.1.5 菌株ZK1C和菌株ZK2C的初步鉴定第21-22页
    2.2 结果与分析第22-27页
        2.2.1 稗草对五氟磺草胺的抗药性检测第22页
        2.2.2 抗性稗草种群和敏感稗草种群内生菌的分离纯化第22页
        2.2.3 内生菌对五氟磺草胺的降解率结果第22-23页
        2.2.4 内生真菌ZK1C和ZK2C的形态学鉴定结果第23-24页
        2.2.5 内生真菌ZK1C和ZK2CrDNA-ITS序列分析第24-27页
    2.3 讨论第27页
    2.4 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内生降解菌ZK1C、ZK2C对敏感稗草的影响第28-31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8-29页
        3.1.1 供试材料第28页
        3.1.2 试验方法第28-29页
    3.2 结果与分析第29-30页
        3.2.1 内生菌回殖对敏感稗草药剂处理后鲜重的影响第29页
        3.2.2 接种内生真菌ZK1C、ZK2C后敏感稗草抗性的变化第29-30页
    3.3 讨论与分析第30页
    3.4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稗草内生菌对其抗药性水平的影响第31-36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1-32页
        4.1.1 供试材料第31页
        4.1.2 试验方法第31-32页
    4.2 结果与分析第32-34页
        4.2.1 杀菌剂对内生真菌ZK1C和ZK2C的抑制作用第32-33页
        4.2.2 杀菌剂与不同浓度五氟磺草胺共用对稗草地上部分鲜重的影响第33页
        4.2.3 杀菌剂对稗草抗性的影响第33-34页
    4.3 讨论第34-35页
    4.4 小结第35-36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1页
致谢第41-42页
作者简介第42页

论文共4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烟草抗普通花叶病基因N的共显性分子标记筛选及其在烤烟育种中的应用
下一篇:柑橘木虱微生物多样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