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工免疫的入侵检测器生成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1页 |
·选题意义及来源 | 第7-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本文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本文内容安排 | 第10-11页 |
第2章 入侵检测系统 | 第11-15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及作用 | 第11-12页 |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 第12-13页 |
·数据来源分类 | 第12页 |
·检测方法分类 | 第12-13页 |
·现有入侵检测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14-15页 |
第3章 生物免疫系统 | 第15-20页 |
·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 第15-16页 |
·免疫系统组成 | 第15-16页 |
·免疫系统生理功能 | 第16页 |
·免疫系统的结构 | 第16-17页 |
·免疫系统的免疫机制 | 第17-19页 |
·自体耐受 | 第17页 |
·免疫应答 | 第17-18页 |
·免疫反馈 | 第18-19页 |
·免疫系统的基本特点 | 第19-20页 |
第4章 人工免疫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 | 第20-25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发展 | 第20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应用 | 第20-21页 |
·人工免疫系统的相关算法 | 第21-22页 |
·人工免疫系统和入侵检测系统 | 第22-25页 |
·生物免疫系统与入侵检测系统比较 | 第22-23页 |
·基于人工免疫系统的优越性 | 第23-25页 |
第5章 检测器集生成及评估 | 第25-40页 |
·匹配规则 | 第25-27页 |
·几种匹配规则 | 第25-26页 |
·对R-连续位匹配规则的改进 | 第26-27页 |
·否定选择算法 | 第27-30页 |
·漏洞的计算 | 第30-34页 |
·漏洞产生的原因 | 第30-31页 |
·计算漏洞的算法 | 第31-34页 |
·改进检测器生成算法 | 第34-37页 |
·克隆选择算法 | 第37-39页 |
·算法评估机制 | 第39-40页 |
第6章 实验与分析 | 第40-46页 |
·实验环境 | 第40页 |
·实验的内容 | 第40-41页 |
·实验的结果及分析 | 第41-46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本文主要工作 | 第46-47页 |
·进一步工作展望 | 第47-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