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引言 | 第7页 |
第一章 不法原因给付的起源与发展 | 第7-18页 |
第一节 罗马法上的起源 | 第7-10页 |
一、罗马法上的不当得利 | 第7-8页 |
二、罗马法上的不法原因给付 | 第8-10页 |
第二节 大陆法系国家的立法例 | 第10-11页 |
一、德国 | 第10页 |
二、法国 | 第10页 |
三、意大利 | 第10页 |
四、瑞士 | 第10-11页 |
五、日本 | 第11页 |
第三节 英美法系国家的立法例 | 第11-12页 |
第四节 社会主义国家的立法例 | 第12-13页 |
第五节 不法原因给付在我国的发展 | 第13-17页 |
一、古代立法 | 第13页 |
二、清末立法 | 第13-14页 |
三、民国立法 | 第14-15页 |
四、不法原因给付在我国的现状 | 第15-17页 |
第六节 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不法原因给付的规范目的 | 第18-22页 |
第一节 惩罚说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拒绝权利保护说 | 第20-21页 |
第三节 一般预防说 | 第21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不法原因给付的构成要件 | 第22-27页 |
第一节 客观要件 | 第22-24页 |
一、给付 | 第22-23页 |
二、不法原因 | 第23-24页 |
第二节 主观要件 | 第24-25页 |
第三节 例外事由 | 第25-27页 |
一、不法原因仅存在于受领人一方 | 第25-26页 |
二、双方不法性程度的衡量 | 第26页 |
三、第三人的合法利益 | 第26-27页 |
四、规范目的权衡 | 第27页 |
第四章 适用范围 | 第27-29页 |
第一节 与给付型不当得利相竞合的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 第27-28页 |
一、案例 | 第27页 |
二、评析 | 第27-28页 |
第二节 与给付型不当得利相竞合的物权请求权 | 第28-29页 |
一、案例 | 第28页 |
二、评析 | 第28-29页 |
第三节 其他请求权 | 第29页 |
第五章 对我国构建不法原因给付规则的若干建议 | 第29-35页 |
第一节 立法评价 | 第29-31页 |
一、对统一返还给付的评价 | 第30页 |
二、对国家收缴、返还集体或第三人机制的评价 | 第30-31页 |
第二节 立法及司法建议 | 第31-35页 |
一、立法 | 第31-32页 |
二、司法 | 第32-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后记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