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言 | 第10-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17-22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2.1.1 “新五化” | 第17-19页 |
2.1.2 协调发展 | 第19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19-22页 |
2.2.1 协同理论 | 第19-20页 |
2.2.2 系统理论 | 第20-21页 |
2.2.3 区域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22页 |
3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发展概况 | 第22-41页 |
3.1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发展现状 | 第23-37页 |
3.1.1 新型工业化发展质量提高 | 第23-25页 |
3.1.2 新型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 | 第25-29页 |
3.1.3 农业现代化逐见成效 | 第29-31页 |
3.1.4 信息化水平突飞猛进 | 第31-34页 |
3.1.5 绿色化方兴未艾 | 第34-37页 |
3.2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7-41页 |
3.2.1 新型城镇化滞后于新型工业化 | 第38-39页 |
3.2.2 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不同步 | 第39页 |
3.2.3 信息化与其他四化融合力度不够 | 第39-40页 |
3.2.4 绿色化未深入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 第40-41页 |
4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评价 | 第41-66页 |
4.1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评价体系与模型构建 | 第41-46页 |
4.1.1 评价指标设计 | 第41-42页 |
4.1.2 “新五化”协调发展的评价方法与模型构建 | 第42-46页 |
4.2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发展水平分析 | 第46-53页 |
4.2.1 时间演化特征 | 第46-48页 |
4.2.2 空间分异特征 | 第48-53页 |
4.3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时间演变分析 | 第53-55页 |
4.3.1 “新五化”综合发展水平分析 | 第53-54页 |
4.3.2 “新五化”耦合度分析 | 第54-55页 |
4.3.3 “新五化”协调发展度分析 | 第55页 |
4.4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空间格局演变 | 第55-63页 |
4.4.1 “新五化”综合发展空间格局演变 | 第56-57页 |
4.4.2 “新五化”耦合度空间格局演变 | 第57-59页 |
4.4.3 “新五化”协调发展度空间格局演变 | 第59-63页 |
4.5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的空间集聚特征分析 | 第63-66页 |
4.5.1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的全局自相关分析 | 第63-64页 |
4.5.2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的局域自相关分析 | 第64-66页 |
5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的影响因素 | 第66-72页 |
5.1 自然因素 | 第66-68页 |
5.1.1 地理位置 | 第66-67页 |
5.1.2 气候条件 | 第67页 |
5.1.3 自然资源 | 第67页 |
5.1.4 地质条件 | 第67-68页 |
5.2 人文经济因素 | 第68-70页 |
5.3 社会因素 | 第70-72页 |
5.3.1 历史文化因素 | 第70页 |
5.3.2 科学技术因素 | 第70-72页 |
6 环渤海地区“新五化”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 第72-76页 |
6.1 促进各化同步及融合发展 | 第72-74页 |
6.1.1 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共同带动农业现代化 | 第72页 |
6.1.2 新型工业化带动新型城镇化 | 第72-73页 |
6.1.3 推进绿色化发展理念 | 第73页 |
6.1.4 加强信息化与其它四化的融合力度 | 第73-74页 |
6.2 发挥空间优势,缩小空间差异 | 第74页 |
6.3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 第74-75页 |
6.4 深化制度改革、制定区域政策 | 第75-76页 |
7 结论及展望 | 第76-78页 |
7.1 研究结论 | 第76-77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