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早期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研究
中文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英文缩略词 | 第13-14页 |
第1章 前言 | 第14-17页 |
第2章 综述 | 第17-25页 |
2.1 肺癌的流行病学 | 第17-18页 |
2.2 肺癌的危险因素 | 第18-20页 |
2.2.1 吸烟 | 第18页 |
2.2.2 职业致癌因子 | 第18页 |
2.2.3 空气污染 | 第18-19页 |
2.2.4 电离辐射 | 第19页 |
2.2.5 饮食与营养 | 第19页 |
2.2.6 其他诱发要素 | 第19页 |
2.2.7 遗传和基因改变 | 第19-20页 |
2.3 肺癌的延迟诊断 | 第20-22页 |
2.4 肿瘤标志物与肺癌 | 第22-25页 |
2.4.1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 第22页 |
2.4.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第22-23页 |
2.4.3 鳞状细胞癌抗原 | 第23页 |
2.4.4 癌胚抗原 | 第23页 |
2.4.5 糖类抗原1258 | 第23-25页 |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 第25-28页 |
3.1研究对象 | 第25-26页 |
3.1.1 肺癌组病例的选择及分期 | 第25-26页 |
3.1.2 健康对照组的选择 | 第26页 |
3.2 临床资料的收集 | 第26-27页 |
3.3 研究方法 | 第27页 |
3.4 统计学分析 | 第27-28页 |
第4章 结果 | 第28-33页 |
4.1 基本特征 | 第28-29页 |
4.2 肺癌组与对照组五种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 | 第29页 |
4.3 不同组织类型肺癌之间肿瘤标志物的比较 | 第29-30页 |
4.4 五种肿瘤标志物对不同类型肺癌诊断的敏感性 | 第30-31页 |
4.5 五种肿瘤标志物检测诊断肺癌的参数比较 | 第31-32页 |
4.6 五种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诊断肺癌参数比较 | 第32-33页 |
第5章 讨论 | 第33-37页 |
第6章 结论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51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