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35页 |
1.1 电镀与化学镀 | 第12-15页 |
1.1.1 电镀简介 | 第12-13页 |
1.1.2 化学镀简介 | 第13-15页 |
1.2 电镀镍工艺 | 第15-17页 |
1.2.1 电镀镍概述 | 第15页 |
1.2.2 电镀镍液的组成及作用 | 第15-16页 |
1.2.3 电镀镍液中金属杂质的影响 | 第16-17页 |
1.3 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 | 第17-25页 |
1.3.1 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分类 | 第17-20页 |
1.3.2 化学镀镍磷镀液的组成及作用 | 第20-21页 |
1.3.3 化学镀镍磷的机理 | 第21-22页 |
1.3.4 中温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研究进展 | 第22-25页 |
1.4 电镀锡工艺 | 第25-28页 |
1.4.1 电镀锡概述 | 第25页 |
1.4.2 电镀锡添加剂及作用 | 第25-27页 |
1.4.3 电镀锡稳定剂及作用机理 | 第27-28页 |
1.5 论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28-29页 |
1.5.1 研究内容 | 第28页 |
1.5.2 创新点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第2章 金属杂质对电镀镍电流效率及表面形态的影响 | 第35-50页 |
2.1 引言 | 第35-36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6-38页 |
2.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36-37页 |
2.2.2 电镀镍 | 第37-38页 |
2.2.3 电流效率的测定 | 第38页 |
2.2.4 电化学测试 | 第38页 |
2.2.5 镀层物理表征 | 第38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8-45页 |
2.3.1 电流效率 | 第38-40页 |
2.3.2 极化作用 | 第40-41页 |
2.3.3 镀层的表面形貌 | 第41-44页 |
2.3.4 镀层结构与杂质含量 | 第44-4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第3章 中温中磷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的开发 | 第50-69页 |
3.1 引言 | 第5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0-54页 |
3.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50-52页 |
3.2.2 化学镀镍磷合金 | 第52页 |
3.2.3 化学镀镍镀速测定 | 第52页 |
3.2.4 镀层磷含量测定 | 第52-53页 |
3.2.5 镀液稳定性测试 | 第53页 |
3.2.6 镀层物理表征 | 第53页 |
3.2.7 镀层耐蚀性测定 | 第53-54页 |
3.2.8 镀层孔隙率测定 | 第54页 |
3.2.9 镀层结合力测定 | 第5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4-65页 |
3.3.1 初始化学镀镍配方的优化 | 第54-62页 |
3.3.2 加速剂的研究 | 第62-64页 |
3.3.3 最优工艺所制备镀层的性能测试 | 第64-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69页 |
第4章 甲基磺酸亚锡溶液中稳定剂的作用机制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 第69-84页 |
4.1 引言 | 第69-70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70-72页 |
4.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第70-71页 |
4.2.2 电镀锡 | 第71页 |
4.2.3 镀液的稳定性测试 | 第71-72页 |
4.2.4 电化学和物理表征 | 第72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2-80页 |
4.3.1 镀液稳定性 | 第72-73页 |
4.3.2 稳定剂的电化学性质 | 第73-75页 |
4.3.3 镀液的电化学测试 | 第75-76页 |
4.3.4 稳定剂对镀层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76-78页 |
4.3.5 对苯二酚的循环使用原理 | 第78-8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4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4-86页 |
5.1 结论 | 第84-85页 |
5.2 建议 | 第85-86页 |
作者简介与科研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