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 第1-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课题的理论背景和意义 | 第8页 |
·课题的现实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软件复用研究现状及关键技术 | 第9-12页 |
·软件复用的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软件复用所采用的关键技术 | 第10-12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2-14页 |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2-13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3-14页 |
第2章 面向组件的系统设计和基于DSSA的软件系统结构模型 | 第14-25页 |
·面向组件的系统设计 | 第14-18页 |
·组件技术简介 | 第14-15页 |
·组件框架体系结构 | 第15-17页 |
·基于组件技术的软件开发 | 第17-18页 |
·领域工程 | 第18-19页 |
·领域工程概述 | 第18页 |
·领域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基于DSSA的软件系统结构模型 | 第19-25页 |
·特定领域体系结构模型 | 第19-20页 |
·基于特定软件体系结构的开发方法 | 第20-22页 |
·软件体系结构描述语言 | 第22页 |
·基于DSSA的应用系统开发过程 | 第22-25页 |
第3章 基于DSSA的工程图纸管理系统建模 | 第25-44页 |
·领域分析 | 第25-34页 |
·领域分析的目标 | 第25页 |
·工程图纸管理系统的需求描述 | 第25-26页 |
·领域共性的提取 | 第26-27页 |
·领域模型的建立 | 第27-30页 |
·工程图纸管理系统的参考需求 | 第30-34页 |
·基于DSSA的工程图纸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的建立 | 第34-39页 |
·软件体系结构风格概述 | 第34-36页 |
·三层客户机/服务器(C/S)软件体系结构 | 第36-37页 |
·通用工程图纸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模型GMSEDSA的建立 | 第37-39页 |
·基于DSSA的工程图纸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各层次的设计 | 第39-44页 |
·工业控制层的设计 | 第39-41页 |
·数据层的设计 | 第41页 |
·数据访问控制层的设计 | 第41-43页 |
·业务逻辑层的设计 | 第43页 |
·用户层的设计 | 第43-44页 |
第4章 基于DSSA的工程图纸管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 | 第44-63页 |
·系统概述 | 第44-46页 |
·系统简介 | 第44页 |
·硬件环境 | 第44-45页 |
·软件环境 | 第45页 |
·软件设计的主要思想 | 第45-46页 |
·图纸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46-53页 |
·产品图纸树状结构的自动生成 | 第46-47页 |
·DrawingTiffCtrl组件介绍与接口设计实现 | 第47-50页 |
·与图纸相关的可重用组件的分离与提取 | 第50-51页 |
·图纸编辑模式与设计实现 | 第51-53页 |
·部件明细管理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3-58页 |
·BOM结构设计和管理 | 第53-54页 |
·零部件库管理 | 第54-55页 |
·部件明细模糊搜索的实现 | 第55-58页 |
·基于角色的多用户组件设计 | 第58-61页 |
·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 | 第58页 |
·系统的角色分类 | 第58-59页 |
·权限管理数据库的设计 | 第59-60页 |
·系统的访问控制流程 | 第60-61页 |
·系统安全性控制 | 第61-63页 |
·应用程序的逻辑安全性控制 | 第61页 |
·运行控制 | 第61-62页 |
·系统错误处理 | 第62-63页 |
第5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3-65页 |
·本文的工作总结 | 第63页 |
·前景和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摘要 | 第69-71页 |
Abstract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