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页 |
| 引言 | 第6-8页 |
| 第一章 禁养犬管理规定与咬人情况抽样研究 | 第8-18页 |
| 一、禁养犬犬种的规定 | 第8-9页 |
| (一) 《养犬管理条例》的规定 | 第8页 |
| (二) 国外的规定 | 第8-9页 |
| 二、分区与分区饲养管理的规定 | 第9-14页 |
| (一) 一般管理区的规定 | 第9-12页 |
| (二) 严格管理区的规定 | 第12-14页 |
| (三) 国外的规定 | 第14页 |
| 三、2012-2017年间禁养犬咬人情况的抽样分析 | 第14-18页 |
| (一) 北京市的情况与分析 | 第15-16页 |
| (二) 江西省南昌市的情况与分析 | 第16页 |
| (三) 宁波市镇海区的情况与分析 | 第16-18页 |
| 第二章 禁养犬咬人刑事司法现状 | 第18-26页 |
| 一、构成过失致人重伤、死亡罪的要件分析 | 第18-21页 |
| (一) 发生于一般管理区 | 第18-19页 |
| (二) 禁养犬饲养人、管理人的主观过错 | 第19-20页 |
| (三) 发生致人重伤、死亡的危害后果 | 第20-21页 |
| 二、构成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要件分析 | 第21-24页 |
| (一) 危及不特定多数人的合法权益 | 第21-22页 |
| (二) 对公共安全的危险性与刑法规定相当 | 第22-23页 |
| (三) 不得扩大适用危害公共安全罪 | 第23-24页 |
| 三、司法实践的困境 | 第24-26页 |
| 第三章 禁养犬咬人单独入刑的必要性分析 | 第26-30页 |
| 一、基于刑法谦抑性原则而言 | 第26-28页 |
| (一) 刑法谦抑性原则的含义 | 第26-27页 |
| (二) 单独入刑与刑法谦抑性原则 | 第27-28页 |
| 二、基于禁养犬咬人的普遍性 | 第28页 |
| 三、基于刑法的价值而言 | 第28-30页 |
| (一)从公正价值的角度而言 | 第28-29页 |
| (二) 从效益价值的角度而言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完善禁养犬咬人法律制度的思考与建议 | 第30-34页 |
| 一、加强法学理论研究 | 第30-31页 |
| 二、域外经验借鉴 | 第31页 |
| 三、完善相关法律解释 | 第31-32页 |
| 四、司法审判坚持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第32页 |
| 五、转变立法和执法理念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参考文献 | 第35-37页 |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