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3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第14-15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5-16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分析 | 第16-24页 |
2.1 数据中心网络简介 | 第16-18页 |
2.1.1 数据中心服务 | 第16页 |
2.1.2 硬件架构 | 第16-17页 |
2.1.3 网络拓扑 | 第17-18页 |
2.2 SDN网络与OpenFlow | 第18-21页 |
2.2.1 SDN网络架构 | 第18-19页 |
2.2.2 OpenFlow | 第19-21页 |
2.3 FlowRadar流量测量方法 | 第21-23页 |
2.3.1 基本思想 | 第21页 |
2.3.2 详细设计 | 第21-23页 |
2.4 iSTAMP流量矩阵测量方法 | 第23-24页 |
第三章 MATRIXRADAR流量测量方法 | 第24-43页 |
3.1 基本思想 | 第24-25页 |
3.2 MatrixRadar详细设计 | 第25-33页 |
3.2.1 计算框架 | 第25-26页 |
3.2.2 数据平面编码过程 | 第26-29页 |
3.2.3 控制平面解码过程 | 第29-33页 |
3.3 仿真评估 | 第33-41页 |
3.3.1 仿真环境的搭建与仿真管线 | 第33-34页 |
3.3.2 存储空间与带宽占用 | 第34-37页 |
3.3.3 MatrixRadar二级哈希函数个数对解码性能的影响 | 第37-39页 |
3.3.4 不同解码方法的解码性能比较 | 第39-4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1-43页 |
第四章 TRAFFICMTE流量矩阵测量方法 | 第43-64页 |
4.1 基本思想 | 第43-44页 |
4.2 详细设计 | 第44-56页 |
4.2.1 计算框架 | 第44-46页 |
4.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46-49页 |
4.2.3 初始流量矩阵的估计方法 | 第49-51页 |
4.2.4 联合优化模型的求解方法 | 第51-56页 |
4.3 仿真评估 | 第56-63页 |
4.3.1 仿真环境的搭建 | 第56-57页 |
4.3.2 仿真参数指标 | 第57-58页 |
4.3.3 流量矩阵测量结果分析 | 第58-61页 |
4.3.4 流量工程结果分析 | 第61-6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64-66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