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ODFLOW-LGR的多尺度模型在岩溶水源地模拟中的应用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7页 |
1.1 选题背景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局部网格加密技术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2 研究区工作基础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17页 |
第2章 前人研究基础 | 第17-28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7-25页 |
2.1.1 自然地理条件 | 第17-18页 |
2.1.2 地质构造 | 第18-21页 |
2.1.3 含水层空间分布及水文地质特征 | 第21-22页 |
2.1.4 地下水源汇项及动态变化特征 | 第22-24页 |
2.1.5 含水层间水力联系 | 第24-25页 |
2.2 区域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 | 第25-27页 |
2.2.1 模拟区范围 | 第25-26页 |
2.2.2 时空离散 | 第26页 |
2.2.3 边界条件 | 第26页 |
2.2.4 模型流场 | 第26-27页 |
2.3 本章小节 | 第27-28页 |
第3章 MODFLOW-LGR局部加密技术介绍 | 第28-35页 |
3.1 地下水模拟软件 | 第28页 |
3.2 MODFLOW-LGR基本原理 | 第28-33页 |
3.2.1 概述 | 第28-29页 |
3.2.2 边界识别 | 第29页 |
3.2.3 边界插值 | 第29-30页 |
3.2.4 边界耦合 | 第30-33页 |
3.3 运算过程 | 第33页 |
3.4 目前存在的优缺点 | 第33-3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4章 岩溶水源地加密模型 | 第35-54页 |
4.1 水源地概况 | 第35页 |
4.2 模型范围及边界条件 | 第35-36页 |
4.2.1 模型范围 | 第35-36页 |
4.2.2 边界条件 | 第36页 |
4.3 水文地质结构模型 | 第36-37页 |
4.4 模型数据处理 | 第37-42页 |
4.4.1 水文地质参数 | 第37-39页 |
4.4.2 源汇项处理 | 第39-40页 |
4.4.3 初始条件 | 第40-42页 |
4.5 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 | 第42-44页 |
4.5.1 地下水流数学模型 | 第42页 |
4.5.2 时空离散 | 第42-44页 |
4.6 局部加密模型对比与分析 | 第44-53页 |
4.6.1 文件大小及运行时间 | 第44-45页 |
4.6.2 模拟水位 | 第45-48页 |
4.6.3 均衡项 | 第48-52页 |
4.6.4 模型精度 | 第52-53页 |
4.7 本章小节 | 第53-54页 |
第5章 极端条件下水源地开采影响 | 第54-68页 |
5.1 初始条件 | 第54-55页 |
5.2 开采方案 | 第55-57页 |
5.2.1 开采层确定 | 第55-57页 |
5.2.2 开采方案确定 | 第57页 |
5.3 开采影响 | 第57-67页 |
5.3.1 水位变化 | 第57-59页 |
5.3.2 均衡分析 | 第59-64页 |
5.3.3 含水层间水量交换 | 第64-67页 |
5.4 本章小节 | 第67-68页 |
第6章 结论建议与展望 | 第68-70页 |
6.1 结论 | 第68-69页 |
6.2 建议与展望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