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流派及其研究论文--人道主义论文

他者视域下孟荀人性论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绪论第8-13页
    1.研究现状第8-10页
    2.选题意义第10-13页
第1章 他者概念的引入第13-23页
    1.1 何谓他者第13-19页
        1.1.1 概念简述第13-15页
        1.1.2 海德格尔:共在与他者第15-16页
        1.1.3 舍勒:情感与他者第16-17页
        1.1.4 梅洛—庞蒂:身体与他者第17-18页
        1.1.5 莱维纳斯:同一与他者第18-19页
    1.2 引入他者概念的可行性第19-23页
        1.2.1 他者客观存在第19-21页
        1.2.2 人性论与他者第21-23页
第2章 他者视域下的孟子性善论第23-30页
    2.1 孟子性善论中的他者第23-26页
        2.1.1 人禽之辩中的他者第23-25页
        2.1.2 恻隐之心:共情与他者第25-26页
    2.2 他者在性善论中的指向第26-30页
        2.2.1 仁政中的他者身影:平等第26-27页
        2.2.2 天人合一对他者的消解第27-30页
第3章 他者视域下的荀子性恶论第30-36页
    3.1 荀子性恶论中的他者第30-32页
        3.1.1 “人生不能无群”的他者第30-31页
        3.1.2 性伪之分中的他者第31-32页
    3.2 他者在性恶论中的指向第32-36页
        3.2.1 面对他者的圣人之虑第32-34页
        3.2.2 天人相分对他者的肯定第34-36页
第4章 他者视域下孟荀人性论的差异与共同点第36-41页
    4.1 孟荀人性论在他者视域下的差异第36-38页
        4.1.1 主体之善与他者之善第36-37页
        4.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第37-38页
    4.2 孟荀人性论在他者视域下的共同点第38-41页
        4.2.1 “人是目的”的显现第38-39页
        4.2.2 政治活动中的他者第39-41页
结语第41-44页
参考文献第44-48页
致谢第48-50页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和谐颂—生态女性主义视域下华兹华斯自然诗歌中的和谐思想探究
下一篇:列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建设思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