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IBR的裸眼3D显示系统研究与实现
中文摘要 | 第3-4页 |
英文摘要 | 第4-5页 |
术语表 | 第12-15页 |
1 绪论 | 第15-21页 |
1.1 立项依据 | 第15-18页 |
1.1.1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2 研究内容 | 第18-21页 |
2 基于DIBR的裸眼 3D显示 | 第21-31页 |
2.1 引言 | 第21页 |
2.2 人眼感知 3D视觉原理 | 第21-23页 |
2.3 基于DIBR的视图合成原理 | 第23-26页 |
2.4 基于DIBR的裸眼 3D显示算法 | 第26-30页 |
2.4.1 算法流程 | 第26-27页 |
2.4.2“V+D”格式 3D视频源 | 第27-28页 |
2.4.3 多视点裸眼 3D显示 | 第28-3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3 DIBR中的空洞填充算法 | 第31-55页 |
3.1 引言 | 第31-32页 |
3.2 算法原理 | 第32-33页 |
3.3 算法描述 | 第33-41页 |
3.3.1 小空洞预处理 | 第34-37页 |
3.3.2 前后帧场景标记与拷贝 | 第37-38页 |
3.3.3 运动估计与运动补偿 | 第38-40页 |
3.3.4 后处理 | 第40-41页 |
3.4 实验结果与对比分析 | 第41-53页 |
3.4.1 主观效果 | 第41-53页 |
3.4.2 客观效果 | 第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4 裸眼 3D显示系统的FPGA实现 | 第55-83页 |
4.1 引言 | 第55页 |
4.2 硬件总体架构 | 第55-59页 |
4.3 系统子模块 | 第59-70页 |
4.3.1 视频输入 | 第59-62页 |
4.3.2 DDR2存储控制 | 第62-65页 |
4.3.3 数据拆分与数据延迟 | 第65-66页 |
4.3.4 DIBR | 第66-69页 |
4.3.5 图像融合及输出 | 第69-70页 |
4.4 硬件流水线 | 第70-72页 |
4.4.1 帧级流水线 | 第70-71页 |
4.4.2 行级流水线 | 第71-72页 |
4.5 分辨率转换 | 第72-80页 |
4.5.1 不同分辨率行场信号时序 | 第72-75页 |
4.5.2 分辨率转换设计与实现 | 第75-80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0-83页 |
5 硬件开发平台及实验结果 | 第83-93页 |
5.1 硬件开发平台及开发工具 | 第83-84页 |
5.2 测试方案设计 | 第84-85页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第85-92页 |
5.3.1 系统总体性能与资源消耗 | 第85-86页 |
5.3.2 仿真结果 | 第86-90页 |
5.3.3 结果上屏展示及分析 | 第90-92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6 总结与展望 | 第93-95页 |
6.1 总结 | 第93页 |
6.2 展望 | 第93-95页 |
致谢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3页 |
附录 | 第103-108页 |
A. 作者攻读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论文 | 第103页 |
B. 作者攻读期间申请的相关专利 | 第103页 |
C. 作者攻读期间参与的相关科研项目 | 第103-104页 |
D. 作者攻读期间所获奖项 | 第104页 |
E. 相关代码的SVN路径 | 第104-10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