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18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1 风险管理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2 云模型理论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3.3 风险关联研究现状 | 第15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8页 |
2 基于Delphi法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价指标确定 | 第18-32页 |
2.1 风险识别 | 第18-19页 |
2.1.1 风险识别的基本过程 | 第18-19页 |
2.1.2 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 | 第19页 |
2.2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因子初选 | 第19-24页 |
2.2.1 工程风险 | 第21-22页 |
2.2.2 水文风险 | 第22-23页 |
2.2.3 环境风险 | 第23页 |
2.2.4 社会风险 | 第23-24页 |
2.2.5 经济风险 | 第24页 |
2.3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 | 第24-29页 |
2.3.1 Delphi专家法的调研方法 | 第24-27页 |
2.3.2 Delphi专家法的数据处理 | 第27-29页 |
2.3.3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因子确定 | 第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2页 |
3 基于云模型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合评价 | 第32-62页 |
3.1 风险评价 | 第32-33页 |
3.1.1 风险评价的基本过程 | 第32页 |
3.1.2 风险评价方法选定 | 第32-33页 |
3.2 相关方法介绍 | 第33-38页 |
3.2.1 多层模糊综合评价 | 第33-34页 |
3.2.2 层次分析法 | 第34-37页 |
3.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第37-38页 |
3.3 云模型综述 | 第38-43页 |
3.3.1 云的基本概念 | 第38页 |
3.3.2 云模型的数字特征 | 第38-40页 |
3.3.3 云模型基本算法 | 第40-43页 |
3.3.4 云模型的特点 | 第43页 |
3.4 基于云模型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综合评价 | 第43-47页 |
3.4.1 确定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45页 |
3.4.2 建立评语指标评语集 | 第45-46页 |
3.4.3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第46页 |
3.4.4 基于专家打分评价值的确定 | 第46-47页 |
3.4.5 综合评价 | 第47页 |
3.5 案例分析 | 第47-60页 |
3.5.1 评价指标体系确定 | 第47页 |
3.5.2 确定各级指标权重 | 第47-49页 |
3.5.3 确定各指标云参数 | 第49-56页 |
3.5.4 工程运行安全风险评价结果分析 | 第56-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4 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关联网络分析及对策研究.. | 第62-78页 |
4.1 风险关联的基本概念 | 第62-63页 |
4.2 社会网络分析法 | 第63-66页 |
4.2.1 基本概念 | 第63-64页 |
4.2.2 社会网络分析在工程领域的应用 | 第64-65页 |
4.2.3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关联分析模型的研究步骤 | 第65页 |
4.2.4 风险关联网络分析的一般指标 | 第65-66页 |
4.3 案例分析 | 第66-70页 |
4.3.1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常见事件 | 第66-67页 |
4.3.2 风险间关系的确定 | 第67页 |
4.3.3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可视化网络构建 | 第67-68页 |
4.3.4 长距离引水工程运行安全风险关联分析参数计算 | 第68-70页 |
4.4 结果分析及对策研究 | 第70-77页 |
4.4.1 风险分类 | 第70-72页 |
4.4.2 结果分析 | 第72-73页 |
4.4.3 对策建议 | 第73-7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8-80页 |
5.1 结论 | 第78页 |
5.2 展望 | 第78-80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