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昆虫学论文--昆虫形态学论文

东北地区槌角蝗科6种蝗虫触角、下颚须及下唇须显微结构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一 前言第10-15页
 1 国内外蝗虫触角、下颚须及下唇须感受器的研究进展第11-15页
   ·蝗虫触角感受器的研究概况第11-13页
   ·蝗虫下唇须、下颚须感受器的研究概况第13页
   ·扫描电镜在昆虫学中的应用第13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二 试验材料和方法第15-17页
 1 试验材料第15页
 2 试验方法第15-17页
   ·标本鉴定第15页
   ·样品制作第15-16页
   ·扫描电镜观察第16页
   ·数据处理第16-17页
三 结果与分析第17-42页
 1 槌角蝗科6 种蝗虫触角及触角感受器的比较第17-25页
   ·槌角蝗科6 种蝗虫触角的比较第17页
   ·槌角蝗科6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的比较第17-25页
 2 槌角蝗科4 属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第25-32页
   ·槌角蝗科4 属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的差异第25页
   ·槌角蝗科4 属蝗虫触角感受器数量的差异第25-26页
   ·槌角蝗科4 属蝗虫触角感受器分布规律的差异第26-32页
 3 棒角蝗属2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第32-33页
   ·棒角蝗属2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的差异第32页
   ·棒角蝗属2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数量的差异第32-33页
   ·棒角蝗属2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分布规律的差异第33页
 4 蚁蝗属2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数量及分布规律的差异第33-35页
   ·蚁蝗属2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类型的差异第33-34页
   ·蚁蝗属2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数量的差异第34页
   ·蚁蝗属2 种蝗虫触角感受器分布规律的差异第34-35页
 5 槌角蝗科6 种蝗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器研究第35-42页
   ·槌角蝗科6 种蝗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器的类型及描述第35页
   ·槌角蝗科6 种蝗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器的数量第35-39页
   ·槌角蝗科6 种蝗虫下颚须和下唇须感受器的聚类分析第39-42页
四 结论与讨论第42-45页
 1 结论第42-43页
 2 讨论第43-45页
   ·感受器的类型第43页
   ·剑角蝗科、网翅蝗科、斑翅蝗科和槌角蝗科4 科触角感受器比较第43页
   ·触角感受器是4 属蝗虫分类鉴定的重要特征第43-44页
   ·槌角蝗科6 种蝗虫同种雌雄虫感受器的比较第44-45页
图版第45-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种丁香属植物解剖结构与耐荫性相关研究
下一篇:吉兰泰盐湖中度嗜盐菌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