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科普公共服务质量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 第7-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7-9页 |
1.1.2 研究问题 | 第9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9-15页 |
1.2.1 对服务质量的研究综述 | 第9-11页 |
1.2.2 对公共服务质量的研究综述 | 第11-13页 |
1.2.3 对资本理论的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1.2.4 文献综述总结 | 第14-15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5-16页 |
1.3.2 现实意义 | 第16-17页 |
第2章 研究框架、路径与方法 | 第17-29页 |
2.1 理论框架 | 第17-21页 |
2.1.1 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2 理论框架的解释 | 第18-21页 |
2.2 变量测量与研究假设 | 第21-25页 |
2.2.1 变量测量与赋值 | 第21-24页 |
2.2.2 研究假设 | 第24-25页 |
2.3 研究路径 | 第25-26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6-29页 |
2.4.1 资料收集方法 | 第26页 |
2.4.2 资料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第3章 泉州市科普场馆样本特征 | 第29-49页 |
3.1 调查地情况简介 | 第29-30页 |
3.1.1 调查地的经济地理环境简介 | 第29页 |
3.1.2 调查地的科普环境 | 第29-30页 |
3.2 样本科普场馆的基本特征 | 第30-33页 |
3.3 样本科普场馆的资本特征 | 第33-49页 |
3.3.1 样本科普场馆的物质资本特征 | 第33-37页 |
3.3.2 样本科普场馆的人力资本特征 | 第37-40页 |
3.3.3 样本科普场馆的社会资本特征 | 第40-49页 |
第4章 泉州市科普公共服务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第49-71页 |
4.1 泉州市科普公共服务质量的评价 | 第49-55页 |
4.1.1 因子分析结果 | 第49-52页 |
4.1.2 样本科普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结果 | 第52-55页 |
4.2 泉州市科普公共服务质量的现状 | 第55-63页 |
4.2.1 泉州市科普公共服务质量建设的主要成就 | 第55-57页 |
4.2.2 泉州市科普公共服务质量存在的具体问题 | 第57-59页 |
4.2.3 泉州市科普公共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 | 第59-63页 |
4.3 关于样本科普公共服务质量影响因素研究 | 第63-71页 |
第5章 提升泉州市科普公共服务质量的政策建议 | 第71-77页 |
5.1 建立多元化资本投入格局 | 第71-72页 |
5.2 扩大科普公共服务受益范围 | 第72-73页 |
5.2.1 构建良好的社会科普氛围 | 第72页 |
5.2.2 从公众角度提供科普服务 | 第72-73页 |
5.2.3 自主创新,增强地域特色 | 第73页 |
5.2.4 重视科普工作者培养,完善激励机制 | 第73页 |
5.3 拓宽科普交流与合作路径 | 第73-77页 |
5.3.1 大力提倡国际交流与合作 | 第73-74页 |
5.3.2 积极推进城市间的科普交流与合作 | 第74页 |
5.3.3 有效推动与不同行业组织的合作共建 | 第74-75页 |
5.3.4 构建科普公共服务网络共享平台 | 第75-7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7-79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附录A调查问卷 | 第85-92页 |
附录B访谈提纲 | 第92-94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