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2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定义及特点 | 第11-14页 |
1.2.1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定义 | 第11-12页 |
1.2.2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和工作特点 | 第12-14页 |
1.3 增程式电动汽车的关键技术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3.1 辅助动力发电系统(APU)技术 | 第14-15页 |
1.3.2 控制策略技术 | 第15-17页 |
1.4 本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1.4.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7页 |
1.4.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增程式APU部件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19-31页 |
2.1 增程式电动客车整车参数和动力性能分析 | 第19-23页 |
2.1.1 增程式电动客车总体性能指标 | 第19-20页 |
2.1.2 增程式电动客车行驶工况分析 | 第20-21页 |
2.1.3 增程式电动客车整车需求功率分析 | 第21-23页 |
2.2 发动机-发电机组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23-26页 |
2.2.1 发动机类型选择 | 第23-24页 |
2.2.2 发动机参数匹配 | 第24-25页 |
2.2.3 发电机类型选择 | 第25页 |
2.2.4 发电机参数匹配 | 第25-26页 |
2.3 电池组选型及参数匹配 | 第26-29页 |
2.3.1 电池组类型选择 | 第26-27页 |
2.3.2 电池组参数匹配 | 第27-2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增程式辅助动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第31-43页 |
3.1 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综合控制策略研究 | 第31-36页 |
3.1.1 整车动力系统工作模式 | 第31页 |
3.1.2 整车控制系统结构与流程 | 第31-32页 |
3.1.3 恒温器控制策略 | 第32-34页 |
3.1.4 功率跟随控制策略 | 第34-35页 |
3.1.5 恒温器+功率跟随型控制策略 | 第35-36页 |
3.2 辅助动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 | 第36-41页 |
3.2.1 辅助动力发电系统功能要求 | 第36-37页 |
3.2.2 辅助动力发电系统控制方案 | 第37页 |
3.2.3 发动机控制策略研究 | 第37-41页 |
3.3 增程式辅助动力发电系统综合控制策略的设计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增程式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 第43-56页 |
4.1 增程式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建模与仿真的方法研究 | 第43-47页 |
4.1.1 建模与仿真的方法选择 | 第43-45页 |
4.1.2 ADVISOR仿真软件介绍 | 第45-47页 |
4.2 增程式动力系统建模 | 第47-51页 |
4.2.1 发动机建模 | 第47-49页 |
4.2.2 发电机建模 | 第49页 |
4.2.3 蓄电池建模 | 第49-51页 |
4.2.4 增程式电动汽车整车系统建模 | 第51页 |
4.3 增程式辅助动力发电系统控制策略建模 | 第51-52页 |
4.3.1 工作模式判断 | 第51-52页 |
4.3.2 发动机转速点控制 | 第52页 |
4.4 增程式电动汽车综合仿真研究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第五章 增程式辅助动力发电系统试验研究 | 第56-67页 |
5.1 辅助动力发电系统试验台架介绍 | 第56-58页 |
5.2 辅助动力发电系统试验研究 | 第58-66页 |
5.2.1 CAN通讯联调试验 | 第58-60页 |
5.2.2 辅助动力发电系统转速-转矩-油门电压关系测试试验 | 第60页 |
5.2.3 发动机转速PID控制试验 | 第60-63页 |
5.2.4 辅助动力发电系统发电试验 | 第63-66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总结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 第72-73页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