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苯并三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应用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0-28页
    1.1 苯并三唑作为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第10-19页
    1.2 苯并三唑及其衍生物与金属形成配合物第19-21页
    1.3 苯并三唑类衍生物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第21-25页
        1.3.1 紫外线吸收剂的分类第21页
        1.3.2 苯并三唑紫外线吸收剂的作用机理第21-22页
        1.3.3 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第22-25页
    1.4 苯并三唑类物质在缓蚀剂中的应用第25-26页
    1.5 课题的提出及创新点第26-28页
        1.5.1 课题的提出第26-27页
        1.5.2 课题的创新点第27-28页
第二章 产物的合成及表征第28-38页
    2.1 实验试剂仪器第28页
    2.2 实验部分第28-31页
        2.2.1 苯并三唑类衍生物的合成第28-29页
        2.2.2 咪唑啉中间体的合成第29-30页
        2.2.3 苯并三唑类咪唑啉的合成第30-31页
    2.3 产物的表征第31-36页
    2.4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三章 H_2S/NaCl系中的缓蚀性能第38-46页
    3.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8页
    3.2 实验部分第38-45页
        3.2.1 缓蚀率的计算方式第38页
        3.2.2 苯并三唑类咪唑啉用量对缓蚀率的影响第38-42页
        3.2.3 时间对缓蚀率的影响第42-44页
        3.2.4 温度对缓蚀率的影响第44-45页
    3.3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四章 HCl体系中的缓蚀性能第46-54页
    4.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6页
    4.2 实验部分第46-53页
        4.2.1 苯并三唑类咪唑啉用量对缓蚀率的影响第46-50页
        4.2.2 时间对缓蚀率的影响第50-52页
        4.2.3 温度对缓蚀率的影响第52-53页
    4.3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溶解性和复配缓蚀性能的讨论及测试第54-60页
    5.1 实验试剂和仪器第54页
    5.2 苯并三唑咪唑啉缓蚀剂的水溶性第54-55页
        5.2.1 水溶性问题讨论第54页
        5.2.2 用醇来改进溶解性第54-55页
        5.2.3 用表面活性剂改进水溶性第55页
        5.2.4 用DMF来改进水溶性第55页
    5.3 复配物对缓蚀率的影响第55-57页
        5.3.1 醇类物质的影响第55-56页
        5.3.2 其他复配物质的影响第56-57页
    5.4 缓蚀剂与复配物协同作用第57-59页
        5.4.1 HCl体系的缓蚀效果第57-58页
        5.4.2 H_2S/NaCl体系的缓蚀率第58-59页
    5.5 本章小结第59-60页
第六章 油田水相中的缓蚀率测定第60-64页
    6.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60页
    6.2 实验部分第60-62页
        6.2.1 常温油田水相中缓蚀率第60-61页
        6.2.2 50℃恒温油田水相中缓蚀率第61-62页
    6.3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七章 总结第64-66页
    7.1 工作总结第64-65页
    7.2 展望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2页
攻读硕士期间已发表的论文第72-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维碳纳米纤维负载过渡金属及其氧化物复合电催化剂用于高效氧析出
下一篇:黏附性可控超疏水表面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