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现实意义 | 第8-9页 |
1.2 基本概念阐述 | 第9-12页 |
1.3 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1.3.1 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2-14页 |
1.3.2 研究述评 | 第14-16页 |
第2章 关中自然环境与民俗文化对主食影响 | 第16-22页 |
2.1 三秦大地上的明珠:关中平原 | 第16-17页 |
2.2 十三朝古都厚重的历史印记 | 第17-18页 |
2.3 关中人特有的文化精魄 | 第18-19页 |
2.4 关中人的理想食物:面食 | 第19-22页 |
第3章 关中面花的起源、礼俗分类及功能演变 | 第22-32页 |
3.1 礼俗中的关中面花 | 第23-28页 |
3.1.1 婚俗面花 | 第23-24页 |
3.1.2 生子面花 | 第24-25页 |
3.1.3 新年面花 | 第25-26页 |
3.1.4 祭祀面花 | 第26-27页 |
3.1.5 其他节庆面花 | 第27-28页 |
3.2 作为礼俗之物面花的功能种类 | 第28-32页 |
3.2.1 充当社会关系“阀门”之交往功能 | 第28-29页 |
3.2.2 拟血缘关系的维系功能 | 第29-30页 |
3.2.3 民间礼俗用品的的娱乐功能 | 第30页 |
3.2.4 民间礼俗用品的审美功能 | 第30-32页 |
第4章 关中面花中积淀的文化意蕴 | 第32-38页 |
4.1 民间花馍与远古时期的图腾崇拜有着密切的关系 | 第32-33页 |
4.2 表达人类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动植物的崇拜 | 第33-34页 |
4.3 关照生命意识所表现出的生殖崇拜思想 | 第34-35页 |
4.4 追求更丰富的精神生活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希冀 | 第35-38页 |
第5章 关中面花民俗符号及其传播方式 | 第38-48页 |
5.1 关中面花的内涵积淀及其文化符号表征 | 第38-39页 |
5.2 关中面花的主要传播方式 | 第39-48页 |
5.2.1 始终遵循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人际传播 | 第40-42页 |
5.2.2 开拓以村落文化圈辐射的组织传播 | 第42-43页 |
5.2.3 利用大众媒体进行的强效果传播 | 第43-45页 |
5.2.4 参考“前店后厂”模式的商业化传播 | 第45-48页 |
第6章 对关中面花文化意蕴开掘及传承的思考 | 第48-52页 |
6.1 现如今关中面花传承的现状 | 第48-49页 |
6.2 培养面花艺术的继承者 | 第49页 |
6.3 面花艺术传承中的物质支持 | 第49-52页 |
结语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致谢 | 第56-5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