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类型立交桥道路高杆照明失能眩光评价指标限值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的提出 | 第10-11页 |
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1.3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3.1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1.3.2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2-13页 |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三种典型形式立交桥 | 第15-25页 |
2.1 国内外立交桥发展综述 | 第15页 |
2.2 立体交叉桥基本组成 | 第15-16页 |
2.3 立交桥的分类 | 第16-21页 |
2.4 立交桥形式调研 | 第21-23页 |
2.4.1 北京立交桥形式调研 | 第21页 |
2.4.2 天津立交桥形式调研 | 第21页 |
2.4.3 上海立交桥形式调研 | 第21-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5页 |
第三章 立交桥照明安全评价指标 | 第25-36页 |
3.1 驾驶员的视觉特点 | 第25-26页 |
3.1.1 静视力与动视力 | 第25页 |
3.1.2 明视觉与暗视觉 | 第25-26页 |
3.1.3 视野 | 第26页 |
3.2 眩光相关研究 | 第26-27页 |
3.2.1 眩光的定义 | 第26页 |
3.2.2 眩光的种类 | 第26-27页 |
3.3 眩光评价指标 | 第27-35页 |
3.3.1 阈值增量TI | 第28-32页 |
3.3.2 眩光值GR | 第32-35页 |
3.4 立交桥眩光评价指标对比 | 第3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立交桥高杆照明光环境现场测试 | 第36-82页 |
4.1 城市立交桥现场测试综述 | 第36-37页 |
4.2 高动态范围图像提取光度参数技术 | 第37-39页 |
4.2.1 高动态图像合成 | 第37-38页 |
4.2.2 高动态图像光度参数提取 | 第38-39页 |
4.3 测试城市分布 | 第39-40页 |
4.4 城市立交桥测试数据 | 第40-80页 |
4.4.1 天津 | 第40-43页 |
4.4.2 北京 | 第43-51页 |
4.4.3 武汉 | 第51-59页 |
4.4.4 邯郸 | 第59-63页 |
4.4.5 郑州 | 第63-67页 |
4.4.6 重庆 | 第67-70页 |
4.4.7 成都 | 第70-72页 |
4.4.8 上海 | 第72-79页 |
4.4.9 测试数据分析 | 第79-8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80-82页 |
第五章 典型立交桥高杆照明计算机模拟 | 第82-108页 |
5.1 照明设计软件的选取 | 第82页 |
5.2 立交桥照明标准的确定 | 第82-84页 |
5.3 灯具的设计原则 | 第84-85页 |
5.4 典型模型构建 | 第85-88页 |
5.4.1 模拟流程 | 第85-86页 |
5.4.2 模型构建 | 第86-88页 |
5.5 模型参数矫正 | 第88-90页 |
5.6 照明模拟软件DIALux模拟 | 第90-101页 |
5.6.1 眩光值GR计算 | 第90-92页 |
5.6.2 阈值增量TI计算 | 第92-98页 |
5.6.3 小结 | 第98-101页 |
5.7 立交桥高杆照明失能眩光产生规律研究 | 第101-106页 |
5.7.1 灯杆高度对眩光的影响 | 第101-104页 |
5.7.2 灯具仰角对眩光的影响 | 第104-106页 |
5.8 本章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六章 立交桥高杆照明主观评价实验 | 第108-124页 |
6.1 主观评价方法 | 第108页 |
6.2 实验目的与实验原理 | 第108-109页 |
6.3 实验对象与实验环境 | 第109-112页 |
6.3.1 实验对象 | 第109页 |
6.3.2 被试对象 | 第109页 |
6.3.3 实验问卷及语义差别量表 | 第109-110页 |
6.3.4 实验空间选取 | 第110-111页 |
6.3.5 实验设备 | 第111-112页 |
6.4 实验场景还原 | 第112-113页 |
6.5 实验引导语 | 第113页 |
6.6 实验步骤 | 第113-114页 |
6.7 实验数据整理分析 | 第114-122页 |
6.8 本章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4-126页 |
7.1 结论 | 第124-125页 |
7.2 展望 | 第125-126页 |
参考文献 | 第126-129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129-130页 |
致谢 | 第130-1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