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1 半实物仿真系统及可信性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1.2.2 仿真可信性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2.3 半实物仿真系统中软件可靠性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半实物仿真系统 | 第19-31页 |
2.1 半实物仿真系统的组成 | 第19-20页 |
2.2 常见的半实物解决方案 | 第20-22页 |
2.3 ADS-B半实物仿真系统 | 第22-30页 |
2.3.1 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2-24页 |
2.3.2 仿真硬件系统设计 | 第24-25页 |
2.3.3 仿真系统软件设计 | 第25页 |
2.3.4 飞机运动轨道模型 | 第25-28页 |
2.3.5 接口及通信协议 | 第28-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第三章 仿真可信性的确定与非确定性因素的组合法评估 | 第31-41页 |
3.1 确定的可量化因素可信度评估 | 第31-35页 |
3.1.1 数据一致性验证 | 第31-34页 |
3.1.2 基于置信区间的可信度评估 | 第34-35页 |
3.2 非确定性因素的可信性模糊层次法评估 | 第35-40页 |
3.2.1 模糊评判相关概念 | 第35-36页 |
3.2.2 模糊层次评估模型 | 第36-37页 |
3.2.3 权重的分配 | 第37-4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基于任务剖面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软件可靠性测试 | 第41-65页 |
4.1 半实物仿真系统中软件特点 | 第41-42页 |
4.2 半实物仿真系统中软件的可靠性参数 | 第42-44页 |
4.3 半实物仿真测试环境设计与实现 | 第44-46页 |
4.3.1 半实物仿真测试环境的特点 | 第44-45页 |
4.3.2 半实物仿真测试环境的体系结构 | 第45-46页 |
4.3.3 ADS-B半实物仿真测试环境 | 第46页 |
4.4 全数字仿真测试环境 | 第46-53页 |
4.4.1 设计思想 | 第47页 |
4.4.2 体系结构 | 第47-48页 |
4.4.3 测试流程 | 第48-49页 |
4.4.4 ADS-B发射软件系统的模拟环境 | 第49页 |
4.4.5 具体实现方法 | 第49-53页 |
4.5 基于任务剖面的可靠性测试方法 | 第53-61页 |
4.5.1 任务剖面构造 | 第54-57页 |
4.5.2 任务块覆盖分析及插桩策略 | 第57-60页 |
4.5.3 测试用例的生成 | 第60-61页 |
4.6 基于任务剖面的可靠性评估模型 | 第61-64页 |
4.7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五章 测试工具的设计与实现 | 第65-76页 |
5.1 系统总体设计 | 第65-67页 |
5.1.1 软件功能需求 | 第65-66页 |
5.1.2 系统组成结构 | 第66-67页 |
5.2 程序静态分析功能 | 第67-68页 |
5.3 程序插桩模块 | 第68-70页 |
5.4 测试用例生成 | 第70-71页 |
5.5 测试数据管理 | 第71-73页 |
5.6 通信模块设计 | 第73-75页 |
5.7 本章小节 | 第75-76页 |
第六章 ADS-B系统仿真可信性评估与可靠性测试 | 第76-90页 |
6.1 仿真可信性评估 | 第76-81页 |
6.2 ADS-B系统软件可靠性测试 | 第81-88页 |
6.2.1 ADS-B任务剖面 | 第81-86页 |
6.2.2 运用测试工具测试 | 第86-88页 |
6.3 软件可靠性分析 | 第88-89页 |
6.4 本章小节 | 第89-90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90-92页 |
7.1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90-91页 |
7.2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93页 |
参考文献 | 第93-96页 |
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