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1 行业发展状况 | 第13页 |
1.2 开发目的与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4 论文组织结构与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与分析 | 第17-22页 |
2.1 平台无关的架构技术 | 第17-18页 |
2.2 LAMP技术 | 第18-19页 |
2.3 Web应用技术 | 第19-20页 |
2.4 Linux集群技术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第22-28页 |
3.1 变电站远动子站通信系统研究 | 第22页 |
3.2 功能性需求 | 第22-24页 |
3.2.1 站内通信 | 第22页 |
3.2.2 数据监视 | 第22页 |
3.2.3 远动功能 | 第22-23页 |
3.2.4 容错处理 | 第23页 |
3.2.5 远程维护 | 第23页 |
3.2.6 功能需求与程序的关系 | 第23-24页 |
3.3 非功能性需求 | 第24-27页 |
3.3.1 性能需求 | 第24-25页 |
3.3.2 运行需求 | 第25-26页 |
3.3.3 其他需求 | 第26-27页 |
3.3.4 软件环境要求 | 第27页 |
3.3.5 其他要求 | 第27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第28-35页 |
4.1 总体设计 | 第28-30页 |
4.1.1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 第28页 |
4.1.2 系统结构 | 第28-29页 |
4.1.3 功能需求与系统关系 | 第29-30页 |
4.1.4 界面格式 | 第30页 |
4.2 接口设计 | 第30-31页 |
4.2.1 外部接口 | 第30页 |
4.2.2 内部接口 | 第30-31页 |
4.3 运行设计 | 第31-32页 |
4.3.1 运行模块组合 | 第31-32页 |
4.3.2 运行时间 | 第32页 |
4.4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第32-34页 |
4.4.0 数据结构设计 | 第32-33页 |
4.4.1 物理结构设计要点 | 第33页 |
4.4.2 数据结构与程序的关系 | 第33-3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 | 第35-51页 |
5.1 系统构成 | 第35-37页 |
5.1.1 基本设计概念和处理流程 | 第35页 |
5.1.2 系统结构 | 第35-37页 |
5.1.3 界面格式 | 第37页 |
5.1.4 编码约定 | 第37页 |
5.2 接口设计 | 第37-42页 |
5.2.1 主要外部接口 | 第37页 |
5.2.2 主要内部接口 | 第37-42页 |
5.2.3 通讯协议 | 第42页 |
5.3 系统数据结构设计 | 第42-46页 |
5.4 程序系统的结构 | 第46-49页 |
5.4.1 实时数据库服务器设计说明 | 第46-47页 |
5.4.2 通信规约程序设计说明 | 第47页 |
5.4.3 WEB维护配置设计说明 | 第47-49页 |
5.5 出错处理设计 | 第49-50页 |
5.5.1 出错输出信息 | 第49-50页 |
5.6 安全保密设计 | 第50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系统功能模块实现 | 第51-65页 |
6.1 实时数据库服务器实现 | 第51-57页 |
6.1.1 服务器处理客户连接的实现 | 第51-53页 |
6.1.2 服务器数据库参数更新实现 | 第53-56页 |
6.1.3 服务器程序流程框图 | 第56-57页 |
6.2 通信规约程序实现 | 第57-63页 |
6.2.1 程序流程框图 | 第57页 |
6.2.2 创建系统上下文环境、处理程序后缀参数 | 第57-58页 |
6.2.3 连接并获取实时数据库、根据通讯节点号获取节点内容 | 第58页 |
6.2.4 启动IPC客户线程 | 第58页 |
6.2.5 程序内部结构,端口驱动初始化 | 第58-60页 |
6.2.6 启动程序工作线程 | 第60页 |
6.2.7 MAIN线程(主线程)内容说明 | 第60页 |
6.2.8 工作线程(规约线程)内容说明 | 第60-63页 |
6.3 WEB维护配置与程序实现 | 第63-64页 |
6.3.1 网页静态配置 | 第63页 |
6.3.2 网页与实时数据库交互 | 第63-64页 |
6.4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七章 系统部署与功能测试 | 第65-80页 |
7.1 系统运行环境 | 第65-66页 |
7.1.1 系统硬件 | 第65页 |
7.1.2 系统软件 | 第65-66页 |
7.2 系统安装 | 第66页 |
7.2.1 安装和程序初始化 | 第66页 |
7.2.2 出错和恢复 | 第66页 |
7.3 系统运行说明 | 第66页 |
7.3.1 程序运行表 | 第66页 |
7.3.2 系统运行 | 第66页 |
7.4 系统测试 | 第66-79页 |
7.4.1 概述 | 第66-67页 |
7.4.2 功能测试 | 第67页 |
7.4.3 测试环境 | 第67-69页 |
7.4.4 测试方案 | 第69页 |
7.4.5 变电站信息采集功能,性能测试 | 第69-71页 |
7.4.6 开关遥控功能测试 | 第71-72页 |
7.4.7 定值读取与写入功能测试 | 第72-74页 |
7.4.8 调度主站数据上送功能、性能测试 | 第74-75页 |
7.4.9 调度主站遥控功能、性能测试 | 第75-77页 |
7.4.10 负载强度功能测试 | 第77页 |
7.4.11 CPU负荷率测试 | 第77-79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0-82页 |
8.1 总结 | 第80页 |
8.2 后继展望 | 第80-82页 |
致谢 | 第82-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