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国民经济管理论文--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论文

平和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量化评价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绪论第11-21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7页
    1.3 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第17-19页
        1.3.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3.2 主要研究内容第18-19页
    1.4 研究方法与组织结构第19-21页
        1.4.1 研究方法第19-20页
        1.4.2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20-21页
2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第21-26页
    2.1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概念第21-22页
    2.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主要内容第22页
    2.3 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系统特征第22-24页
    2.4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4-26页
3 平和县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分析第26-31页
    3.1 平和县土地资源基本概况第26页
    3.2 平和县土地利用的结构与特点第26-28页
        3.2.1 平和县土地利用结构现状第26-27页
        3.2.2 平和县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第27-28页
    3.3 平和县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8-31页
        3.3.1 土地利用结构不平衡第28页
        3.3.2 农业用地面积持续减少第28页
        3.3.3 建设用地增长过快第28-29页
        3.3.4 未开发荒草地多,新资源开发困难第29-30页
        3.3.5 土地资源退化严重第30-31页
4 平和县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量化评价第31-40页
    4.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31-33页
    4.2 综合评价指标权重的运用第33-36页
    4.3 指标量化与综合评价第36-37页
    4.4 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的判断第37-40页
5 平和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与保障措施第40-46页
    5.1 平和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四项原则第40页
    5.2 平和县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第40-44页
        5.2.1 制定总体规划,完善土地利用结构第40-41页
        5.2.2 完善农业用地保护制度,提高农业用地的利用率第41-42页
        5.2.3 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第42页
        5.2.4 规范农村宅基地管理,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第42-43页
        5.2.5 加大对荒草地与林地利用,提其农业综合生产力第43页
        5.2.6 推进土地整改,优化生态环境第43-44页
        5.2.7 完善土地用途管制体系,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第44页
    5.3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保障措施第44-46页
        5.3.1 加强组织管理,提高人才建设第44页
        5.3.2 运用信息化管理,实现土地利用实时监测第44-45页
        5.3.3 推广土地利用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第45页
        5.3.4 完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法制管理第45-46页
6 总结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镇化进程中迁移人口的社会经济地位比较
下一篇:宁德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水平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