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知识产权论文--商标法论文

商标反向混淆侵权认定和赔偿问题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反向混淆”概述第12-17页
    第一节 “反向混淆”的概念第12-13页
    第二节 “反向混淆”的起源和发展第13-14页
    第三节 “反向混淆”的分类第14-17页
        一、 非驰名商标“反向混淆”与驰名商标“反向混淆”第15页
        二、 主观恶意的“反向混淆”与非主观恶意的“反向混淆”第15页
        三、 未注册商标“反向混淆”与注册商标“反向混淆”第15-16页
        四、 商标“反向混淆”与商业性标识“反向混淆”第16-17页
第二章 反向混淆的经典案例第17-23页
    第一节 G2000 与商标侵权案第17-18页
    第二节 “蓝色风暴”商标侵权案第18-19页
    第三节 “IPAD”商标纠纷系列案第19-20页
    第四节 国外部分经典反向混淆案例第20-23页
        一、 “Banff”案第21页
        二、 “Ameritech”案第21页
        三、 “Fisons”案第21-23页
第三章 反向混淆侵权行为的认定第23-36页
    第一节 反向混淆的危害第23-26页
        一、 对在先权利人的危害第23-25页
        二、 对消费者的危害第25-26页
    第二节 反向混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第26-29页
        一、 传统商标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第26-28页
        二、 反向混淆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第28-29页
    第三节 反向混淆侵权行为的认定第29-36页
        一、 侵权事实成立的判定标准——“混淆可能”第29-31页
        二、 反向混淆侵权中“混淆可能”的考量因素第31-36页
第四章 反向混淆侵权的赔偿问题第36-45页
    第一节 我国司法实践中反向混淆侵权赔偿认定第36-39页
        一、 G2000 与商标侵权争议案的赔偿认定第36-37页
        二、 “永得丽”、“美得丽”商标侵权案一审赔偿认定第37-38页
        三、 “蓝色风暴”商标侵权案的赔偿认定第38页
        四、 其他几宗反向混淆侵权案件的赔偿情况第38-39页
    第二节 国外反向混淆侵权赔偿的司法判例第39-41页
        一、 “A&H”案第39-40页
        二、 “Sands”案第40-41页
    第三节 一种可行的赔偿数额确定方法第41-42页
    第四节 反向混淆侵权赔偿应考虑的几个因素第42-45页
        一、 侵权人的主观过错因素第42-43页
        二、 侵权人所获利益与其自身获利能力的关联因素第43页
        三、 被侵权商标的知名度等价值因素第43-44页
        四、 原告自身的经营获利能力因素第44-45页
结语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一、 著作第47页
    二、 论文第47-49页
    三、 法律法规及案例第49页
    四、 网络资料第49-50页
致谢第50-51页
附件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ZJY基金会财务报表分析指标体系优化研究
下一篇:论虚拟财产继承制度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