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县域耕地承载力和压力空间格局评价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1.2 相关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 1.2.1 国外相关研究动态 | 第10-11页 |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 | 第11-12页 |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4-18页 |
| 2.1 地理区位概况 | 第14页 |
| 2.1.1 地理位置 | 第14页 |
| 2.1.2 行政区划 | 第14页 |
| 2.2 自然环境条件 | 第14-15页 |
| 2.2.1 地貌 | 第14-15页 |
| 2.2.2 气候及灾害状况 | 第15页 |
| 2.2.3 水文与资源 | 第15页 |
| 2.3 社会经济情况 | 第15-16页 |
| 2.4 耕地利用现状格局及特点 | 第16-18页 |
| 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18-45页 |
| 3.1 耕地产能核算模型建立 | 第18-25页 |
| 3.1.1 耕地理论产能核算概念 | 第18页 |
| 3.1.2 耕地可实现产能核算概念 | 第18页 |
| 3.1.3 耕地实际产能核算概念 | 第18页 |
| 3.1.4 数学模型建立 | 第18-19页 |
| 3.1.5 曲线拟合 | 第19-25页 |
| 3.2 耕地产能核算结果 | 第25-30页 |
| 3.2.1 耕地理论产能核算 | 第25页 |
| 3.2.2 耕地可实现产能核算 | 第25-26页 |
| 3.2.3 耕地实际产能核算 | 第26页 |
| 3.2.4 区域耕地利用强度和潜力 | 第26-30页 |
| 3.3 耕地压力指数相关参数测算 | 第30-45页 |
| 3.3.1 复种指数r和比重q的计算 | 第30页 |
| 3.3.2 农作物播种面积的计算 | 第30-35页 |
| 3.3.3 粮食种植面积的计算 | 第35-40页 |
| 3.3.4 人均食物需求量Gr | 第40页 |
| 3.3.5 粮食自给率β | 第40-45页 |
| 4 耕地承载力研究 | 第45-67页 |
| 4.1 2010年耕地理论承载力 | 第45-49页 |
| 4.2 2010年耕地可实现承载力 | 第49-52页 |
| 4.3 2010年耕地实际承载力 | 第52-56页 |
| 4.4 2020年耕地理论承载力 | 第56-59页 |
| 4.5 2020年耕地可实现承载力 | 第59-63页 |
| 4.6 2020年耕地实际承载力 | 第63-67页 |
| 5 耕地压力研究 | 第67-85页 |
| 5.1 2010年耕地压力 | 第67-72页 |
| 5.2 2020年耕地预测压力 | 第72-77页 |
| 5.3 耕地承载力与压力的相关性 | 第77-85页 |
| 5.3.1 曲线拟合 | 第77-80页 |
| 5.3.2 耕地承载力与压力空间相关分析 | 第80-85页 |
| 6 结论 | 第85-87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85-86页 |
| 6.2 主要特色与展望 | 第86-87页 |
| 6.2.1 主要特色 | 第86页 |
| 6.2.2 展望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9页 |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