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金融法论文

我国民间金融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前言第12-13页
一、民间金融基本理论第13-17页
    (一) 民间金融概念界定第13页
    (二) 民间金融的分类第13-15页
    (三) 民间金融的特征第15-16页
        1. 发展迅速、规模较大,参与主体多元化第15页
        2. 程序简单、期限较短,利率高第15页
        3. 非正式性和隐秘性容易导致风险失控第15-16页
    (四) 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第16-17页
        1. 国家的金融抑制第16页
        2. 市场参与者的信息不对称第16-17页
        3. 交易成本制约第17页
二、我国民间金融风险分类及成因分析第17-20页
    (一) 外部风险及成因第17-19页
    (二) 内部风险及成因第19-20页
三、金融风险防范理论依据第20-23页
    (一) 公共利益理论第20-22页
    (二) 金融脆弱说第22页
    (三) 经济安全理论第22页
    (四) 社会责任理论第22-23页
四、现阶段我国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的手段第23-26页
    (一) 道德约束第23-24页
    (二) 简单的凭证第24页
    (三) 资本金、准备金约束第24页
    (四) 担保抵押质押与融资租赁第24-25页
    (五) 交易流程的制约第25页
    (六) 黑名单制度第25-26页
    (七) 先进电子设备的运用第26页
五、我国民间金融风险监管的困境第26-28页
    (一) 监管主体不明确第26-27页
    (二) 国民素质以及从业人员的素质较低第27页
    (三) 民间金融法制化进度慢第27页
    (四) 民间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困境第27-28页
六、民间金融风险防范的域外考察第28-30页
    (一) 及时的立法第28页
    (二) 市场导向强烈第28-29页
    (三) 放贷人再融资渠道多元化第29页
    (四) 风险预警方法第29页
    (五) 完善的信用制度第29-30页
七、我国民间金融风险防范对策第30-33页
    (一) 立法层面第31页
    (二) 行政层面第31-32页
    (三) 司法层面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6页
谢辞第36-37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金融消费者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下一篇:网络环境下商标侵权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