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s | 第7-8页 |
目录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引言 | 第11-12页 |
1.2 生物炭研究进展 | 第12-21页 |
1.2.1 生物炭的定义 | 第12页 |
1.2.2 生物炭的性质 | 第12-15页 |
1.2.3 生物质原料的主要组成成分 | 第15-17页 |
1.2.4 生物炭的制备 | 第17-21页 |
1.3 生物炭开发研究的意义 | 第21-25页 |
1.3.1 生物炭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第21-22页 |
1.3.2 生物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展 | 第22-24页 |
1.3.3 生物炭在新能源领域的开发与利用 | 第24-25页 |
1.4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 | 第25-27页 |
1.4.1 背景及意义 | 第25-26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1.5 研究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生物质热解特性研究 | 第28-45页 |
2.1 生物质热重分析 | 第28页 |
2.2 热重实验 | 第28-29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3 实验方法 | 第29页 |
2.3 热重结果分析 | 第29-38页 |
2.3.1 热解过程分析 | 第29-32页 |
2.3.2 升温速率对生物质热解的影响 | 第32-36页 |
2.3.3 不同生物质原料对比 | 第36-38页 |
2.4 热解动力学研究 | 第38-43页 |
2.4.1 分布活化能方法 | 第38-43页 |
2.4.2 基于分布活化能理论的动力学分析 | 第4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生物炭的制备 | 第45-50页 |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45-46页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第45页 |
3.1.2 生物质来源 | 第45-46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46-47页 |
3.2.1 原料预处理 | 第46页 |
3.2.2 生物炭的制备 | 第46-47页 |
3.3 制备影响因素研究 | 第47-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四章 生物炭表征及理化性质研究 | 第50-67页 |
4.1 生物炭微观结构与形态特征 | 第50-52页 |
4.1.1 仪器和方法 | 第50页 |
4.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0-52页 |
4.2 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孔径表征 | 第52-60页 |
4.2.1 仪器和方法 | 第53页 |
4.2.2 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 | 第53-58页 |
4.2.3 不同热解温度下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表征表征 | 第58-60页 |
4.3 生物炭主要元素组成 | 第60-62页 |
4.3.1 仪器和方法 | 第60-61页 |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1-62页 |
4.4 X射线衍射(XRD)分析 | 第62-66页 |
4.4.1 X射线衍射概述 | 第62-63页 |
4.4.2 仪器和方法 | 第63-64页 |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7-69页 |
5.1 结论 | 第67-68页 |
5.2 展望 | 第68-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9页 |
附录A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