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试剂与纯化学品的生产论文--吸附剂论文

纳帕海高原湿地生物炭的制备及理化性质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s第7-8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8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生物炭研究进展第12-21页
        1.2.1 生物炭的定义第12页
        1.2.2 生物炭的性质第12-15页
        1.2.3 生物质原料的主要组成成分第15-17页
        1.2.4 生物炭的制备第17-21页
    1.3 生物炭开发研究的意义第21-25页
        1.3.1 生物炭在环境领域的应用第21-22页
        1.3.2 生物炭在农业领域的应用进展第22-24页
        1.3.3 生物炭在新能源领域的开发与利用第24-25页
    1.4 研究背景、意义及内容第25-27页
        1.4.1 背景及意义第25-26页
        1.4.2 研究内容第26-27页
    1.5 研究的主要特色和创新点第27-28页
第二章 生物质热解特性研究第28-45页
    2.1 生物质热重分析第28页
    2.2 热重实验第28-29页
        2.2.1 实验原料第28页
        2.2.2 实验仪器第28-29页
        2.2.3 实验方法第29页
    2.3 热重结果分析第29-38页
        2.3.1 热解过程分析第29-32页
        2.3.2 升温速率对生物质热解的影响第32-36页
        2.3.3 不同生物质原料对比第36-38页
    2.4 热解动力学研究第38-43页
        2.4.1 分布活化能方法第38-43页
        2.4.2 基于分布活化能理论的动力学分析第43页
    2.5 本章小结第43-45页
第三章 生物炭的制备第45-50页
    3.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45-46页
        3.1.1 主要仪器设备第45页
        3.1.2 生物质来源第45-46页
    3.2 实验方法第46-47页
        3.2.1 原料预处理第46页
        3.2.2 生物炭的制备第46-47页
    3.3 制备影响因素研究第47-49页
    3.4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四章 生物炭表征及理化性质研究第50-67页
    4.1 生物炭微观结构与形态特征第50-52页
        4.1.1 仪器和方法第50页
        4.1.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0-52页
    4.2 生物炭比表面积与孔容、孔径表征第52-60页
        4.2.1 仪器和方法第53页
        4.2.2 氮气吸附-解吸等温线第53-58页
        4.2.3 不同热解温度下生物炭的比表面积、孔容、孔径表征表征第58-60页
    4.3 生物炭主要元素组成第60-62页
        4.3.1 仪器和方法第60-61页
        4.3.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1-62页
    4.4 X射线衍射(XRD)分析第62-66页
        4.4.1 X射线衍射概述第62-63页
        4.4.2 仪器和方法第63-64页
        4.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66页
    4.5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5.1 结论第67-68页
    5.2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9页
附录A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NG接收站BOG多阶压缩再冷凝动态工艺设计研究
下一篇:纳米SiO2改性制备高原抗强紫外线高韧性功能棚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