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略词表 | 第6-9页 |
第一章 天然抗肿瘤药物筛选方法的研究进展 | 第9-24页 |
1 靶向细胞周期调控 | 第9-11页 |
2 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 | 第11-15页 |
3 靶向微管和微管蛋白 | 第15-17页 |
4 其他 | 第17-20页 |
4.1 端粒酶抑制剂 | 第17页 |
4.2 抗肿瘤新生血管生成 | 第17-18页 |
4.3 DNA拓扑异构酶抑制剂 | 第18-19页 |
4.4 分化诱导剂 | 第19-20页 |
5 展望 | 第20页 |
参考文献 | 第20-24页 |
第二章 植物内生菌来源的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 | 第24-33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24页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24页 |
1.3 细胞株 | 第24-25页 |
2 实验方法 | 第25-26页 |
2.1 试剂配制 | 第25页 |
2.2 化合物的配制 | 第25页 |
2.3 细胞培养 | 第25页 |
2.4 MTT法 | 第25-26页 |
3 实验结果 | 第26-31页 |
3.1 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 | 第26-28页 |
3.2 化合物19和22对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量效关系 | 第28-29页 |
3.3 化合物19和22对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时效关系 | 第29-31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活性化合物对肝癌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作用机制研究 | 第33-48页 |
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33-34页 |
1.1 实验仪器 | 第33-34页 |
1.2 药品与试剂 | 第34页 |
1.3 细胞 | 第3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34-37页 |
2.1 试剂的配制 | 第34-35页 |
2.2 细胞培养 | 第35页 |
2.3 细胞周期分析 | 第35-36页 |
2.4. 细胞总蛋白裂解液的制备 | 第36页 |
2.5 采用改良Lowry法进行蛋白定量 | 第36页 |
2.6 Western blot法检测蛋白表达 | 第36-37页 |
2.7 统计学方法 | 第37页 |
3 实验结果 | 第37-45页 |
3.1 化合物19和22对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细胞周期的影响 | 第37-41页 |
3.4 化合物19和22对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的细胞周期负调控蛋白p27的影响 | 第41-44页 |
3.5 化合物19和22对SMMC-7721细胞和HepG-2细胞凋亡的影响 | 第44-45页 |
4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附录Ⅰ 植物内生菌来源的化合物结构 | 第48-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