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经济关联分析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 导论第11-21页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0.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0.1.2 研究意义第12页
    0.2 相关研究综述第12-17页
        0.2.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15页
        0.2.2 国内研究综述第15-17页
    0.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第17-18页
    0.4 主要研究方法第18-19页
    0.5 研究思路第19页
    0.6 研究创新点第19-21页
1 区域分区与数据说明第21-28页
    1.1 研究区概况第21-24页
    1.2 区域分区第24-26页
    1.3 数据说明第26-28页
2 空间经济关联理论分析第28-38页
    2.1 全局空间自相关统计量第28-30页
        2.1.1 Moran s I第28-29页
        2.1.2 Geary s C 比率第29页
        2.1.3 广义 G 统计量第29-30页
    2.2 局部空间自相关统计量第30-32页
        2.2.1 局部空间关联指标第30-32页
        2.2.2 局部 G 统计量第32页
    2.3 空间统计分析与 GIS 集成的理论方法第32-33页
    2.4 相关区位理论第33-38页
        2.4.1 中心地理论第33-34页
        2.4.2 核心与边缘理论第34-35页
        2.4.3 增长极理论第35页
        2.4.4 非均衡增长理论第35-36页
        2.4.5 区域一体化第36-38页
3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经济关联实证分析第38-52页
    3.1 全局自相关分析第38-42页
        3.1.1 空间分布模式第38-40页
        3.1.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第40-42页
    3.2 局部自相关分析第42-51页
        3.2.1 2003-2007 年第42-46页
        3.2.2 2008-2012 年第46-48页
        3.2.3 2011-2012 年第48-51页
    3.3 多阶段综合分析第51-52页
4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空间经济关联性的结论与政策建议第52-63页
    4.1 三大城镇组团效应分析第52-56页
        4.1.1 空间关联的基本现状第52-54页
        4.1.2 现状产生的原因第54-55页
        4.1.3 形成组团效应的可能性第55-56页
    4.2 促进区域一体化的相应对策第56-63页
        4.2.1 提高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第57-58页
        4.2.2 加快建设现代交通网络第58-59页
        4.2.3 加快区域空间信息平台建设第59-60页
        4.2.4 彰显区域产业特色,形成差异化合作格局第60-63页
5 总结与展望第63-65页
参考文献第65-68页
附录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个人简历第71页
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日农产品贸易的动态影响--基于2005-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下一篇:中日韩能源需求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