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独立电源技术(直接发电)论文--蓄电池论文

Ge/C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22页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意义第10-11页
    1.2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研究概况第11-17页
        1.2.1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第11-12页
        1.2.2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2-14页
        1.2.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概况第14-17页
    1.3 锗基负极材料的研究进展第17-21页
        1.3.1 单质锗纳米材料第17-19页
        1.3.2 锗与碳复合材料第19-20页
        1.3.3 锗与其他复合材料第20-21页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22页
第2章 实验材料与研究方法第22-27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设备第22-23页
        2.1.1 实验试剂第22-23页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第23页
    2.2 锗-碳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3-25页
        2.2.1 乙炔黑和锗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3-24页
        2.2.2 碳纳米管和锗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4页
        2.2.3 多孔 Ge 和 C 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4-25页
    2.3 材料形貌与组成表征第25-26页
        2.3.1 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分析第25页
        2.3.2 拉曼光谱分析第25-26页
    2.4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26-27页
        2.4.1 电池材料充放电测试第26页
        2.4.2 电池材料循环伏安测试第26页
        2.4.3 电池材料交流阻抗测试第26-27页
第3章 乙炔黑/锗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27-46页
    3.1 单质锗的性能研究第27-32页
        3.1.1 单质锗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28-29页
        3.1.2 单质锗的电化学性能第29-32页
    3.2 碳材料-乙炔黑的性能研究第32-35页
        3.2.1 乙炔黑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32-34页
        3.2.2 乙炔黑的电化学性能第34-35页
    3.3 不同电泳时间对乙炔黑和锗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第35-41页
        3.3.1 不同电泳时间制备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第35-38页
        3.3.2 不同电泳时间制备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38-41页
    3.4 不同电沉积时间对乙炔黑和锗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第41-44页
        3.4.1 不同电沉积时间制备复合材料的形貌表征第41-42页
        3.4.2 不同电沉积时间制备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2-44页
    3.5 复合材料与单质锗及乙炔黑的电化学性能对比第44-45页
    3.6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4章 碳纳米管/锗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46-56页
    4.1 碳材料-碳纳米管的性能研究第46-48页
        4.1.1 碳纳米管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46-47页
        4.1.2 碳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第47-48页
    4.2 碳纳米管和锗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第48-52页
        4.2.1 复合材料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48-50页
        4.2.2 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第50-52页
    4.3 复合材料与单质锗及碳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对比第52-53页
    4.4 乙炔黑/锗与碳纳米管/锗两种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对比第53-55页
    4.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5章 多孔 Ge/C 复合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第56-66页
    5.1 3DOM Ge 的性能研究第57-59页
        5.1.1 3DOM Ge 的结构与形貌表征第57-58页
        5.1.2 3DOM Ge 的电化学性能第58-59页
    5.2 煅烧不同条件对多孔 Ge/C 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第59-62页
        5.2.1 不同煅烧温度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第59-61页
        5.2.2 不同煅烧时间对复合材料形貌的影响第61-62页
    5.3 煅烧不同条件对多孔 Ge/C 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第62-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75-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功能化离子液体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双馈风力发电系统串电阻低电压穿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