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1.2 相关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 1.2.1 变压器在线监测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1.2.2 变压器状态评估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 1.2.3 变压器过载能力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 1.3 本文主要的研究工作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信息 | 第19-31页 |
| 2.1 物理信息监测 | 第20-24页 |
| 2.2 电气信息监测 | 第24-26页 |
| 2.3 机械信息监测 | 第26-27页 |
| 2.4 其他信息监测 | 第27-28页 |
| 2.5 变压器状态评估体系的建立 | 第28-30页 |
| 2.6 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基于组合赋权与D-S证据理论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方法 | 第31-54页 |
| 3.1 模糊综合评估理论 | 第31-36页 |
| 3.1.1 隶属度函数与模糊集 | 第31-34页 |
| 3.1.2 模糊综合评估 | 第34-36页 |
| 3.2 评估权重的确定 | 第36-39页 |
| 3.2.1 信息熵权 | 第36-38页 |
| 3.2.2 变异系数 | 第38-39页 |
| 3.2.3 组合赋权 | 第39页 |
| 3.3 D-S多证据融合预测理论 | 第39-42页 |
| 3.3.1 基本概念 | 第39-40页 |
| 3.3.2 证据理论的合成规则 | 第40-42页 |
| 3.4 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 | 第42-47页 |
| 3.4.1 确定变压器状态评语集 | 第42页 |
| 3.4.2 状态因素隶属度函数的确定 | 第42-44页 |
| 3.4.3 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 | 第44-47页 |
| 3.5 算例分析 | 第47-53页 |
| 3.6 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变压器过负荷能力分析及核算 | 第54-74页 |
| 4.1 变压器负荷类型及影响 | 第54-56页 |
| 4.2 变压器热点温度分布及计算模型 | 第56-62页 |
| 4.2.1 变压器温度分布 | 第56-59页 |
| 4.2.2 热点温度计算模型 | 第59-62页 |
| 4.3 变压器寿命损失 | 第62-63页 |
| 4.4 变压器过载能力核算 | 第63-66页 |
| 4.4.1 过负荷系数 | 第63-65页 |
| 4.4.2 过负荷运行时间 | 第65-66页 |
| 4.5 变压器过载能力核算实例 | 第66-73页 |
| 4.5.1 算例一 | 第67-69页 |
| 4.5.2 算例二 | 第69-73页 |
| 4.6 小结 | 第73-74页 |
| 第五章 变压器状态综合评估软件开发 | 第74-83页 |
| 5.1 系统设计原则及整体架构 | 第74-75页 |
| 5.1.1 系统设计原则 | 第74页 |
| 5.1.2 软件系统构架 | 第74-75页 |
| 5.2 软件开发 | 第75-78页 |
| 5.3 系统介绍 | 第78-82页 |
| 5.4 小结 | 第82-83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3-85页 |
| 6.1 总结 | 第83-84页 |
| 6.2 展望未来 | 第84-85页 |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 致谢 | 第88-8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