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自由思想研究
中文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一、序言 | 第10-18页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10-11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0-11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1页 |
(三)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3. 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析 | 第15-16页 |
(四)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第16页 |
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6页 |
2. 本论文的创新点 | 第16页 |
(五)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二、《手稿》自由思想的理论渊源 | 第18-25页 |
(一) 康德的自由思想 | 第18-20页 |
1. 先验自由 | 第18-19页 |
2. 实践自由 | 第19页 |
3. 自由感 | 第19-20页 |
(二) 黑格尔的自由思想 | 第20-21页 |
1. 消极自由到积极自由 | 第20页 |
2. 理性自由到历史性自由 | 第20-21页 |
3. 抽象自由到具体、现实的自由 | 第21页 |
(三) 马克思早期的自由思想 | 第21-25页 |
1. 马克思对康德、黑格尔自由思想的超越 | 第21-23页 |
2. 马克思早期自由思想的萌芽 | 第23-25页 |
三、《手稿》自由思想的基本内容 | 第25-41页 |
(一) 人的类本质与自由 | 第25-27页 |
1. 人的类本质的提出 | 第25-26页 |
2. 人的类本质即自由有意识的活动 | 第26-27页 |
(二) 美与自由 | 第27-30页 |
1. 美学中的自由 | 第28页 |
2. 美的本质与特征 | 第28-29页 |
3. 真、善、美与自由 | 第29-30页 |
(三) 异化劳动与自由 | 第30-33页 |
1. 异化劳动的提出 | 第30-31页 |
2. 异化劳动的内容 | 第31-33页 |
3. 扬弃异化 | 第33页 |
(四) 货币与自由 | 第33-37页 |
1. 货币的本质 | 第34-35页 |
2. 货币的异化 | 第35-36页 |
3. 货币异化的消失与自由的实现 | 第36-37页 |
(五) 共产主义与自由 | 第37-41页 |
1. 对资本主义“自由”的批判 | 第37页 |
2. 对以往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 | 第37-38页 |
3. 共产主义中的自由 | 第38-41页 |
四、《手稿》自由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实意义 | 第41-45页 |
(一) 《手稿》自由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41-42页 |
1. 马克思自由思想的发展历程 | 第41页 |
2. 《手稿》自由思想的历史作用 | 第41-42页 |
(二) 《手稿》自由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2-45页 |
1. 自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 第42-43页 |
2.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自由 | 第43页 |
3. 倡导自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后记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