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纹纹样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8-12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8-9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页 |
1.3 研究价值与意义 | 第9-10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9-10页 |
1.3.2 实际意义 | 第10页 |
1.4 研究框架与计划 | 第10-12页 |
第2章 中国传统纹样 | 第12-18页 |
2.1 传统图案的起源 | 第12页 |
2.2 传统图案的题材 | 第12-13页 |
2.3. 传统图案的寓意 | 第13-14页 |
2.3.1. 文化寓意 | 第13页 |
2.3.2. 美学寓意 | 第13页 |
2.3.3. 民俗寓意 | 第13-14页 |
2.4 回纹纹样概述 | 第14-18页 |
2.4.1 回纹纹样的概念 | 第14-16页 |
2.4.2 回纹纹样溯源 | 第16-18页 |
第3章 回纹的符号内涵及美学特征 | 第18-21页 |
3.1 传统纹样的吉祥寓意 | 第18页 |
3.2 回纹纹样的符号内涵 | 第18-19页 |
3.2.1 严谨方正平稳规整 | 第19页 |
3.2.2 生生不息福寿延绵 | 第19页 |
3.3 回纹纹样蕴含的美学意义 | 第19-20页 |
3.3.1 大巧若拙的神秘之美 | 第20页 |
3.3.2 灵动流畅的韵律之美 | 第20页 |
3.4 小结 | 第20-21页 |
第4章 回纹纹样的视觉语言分析 | 第21-25页 |
4.1 回纹纹样的艺术载体 | 第21页 |
4.2 回纹纹样的主要类型 | 第21-23页 |
4.3 回纹纹样的应用形式 | 第23-24页 |
4.3.1 外形结构单独使用 | 第23页 |
4.3.2 外形结构二方连续 | 第23-24页 |
4.3.3 外形结构四方连续 | 第24页 |
4.4 小结 | 第24-25页 |
第5章 回纹纹样在设计中的运用 | 第25-29页 |
5.1 回纹纹样符号化的进程 | 第25-26页 |
5.1.1 回纹纹样具象化 | 第25页 |
5.1.2 回纹纹样抽象化 | 第25-26页 |
5.1.3 回纹纹样意象化 | 第26页 |
5.2 回纹纹样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5.2.1 回纹纹样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 第26-27页 |
5.2.2 回纹纹样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 第27页 |
5.2.3 回纹纹样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5.3 小结 | 第28-29页 |
第6章 回纹纹样在家具设计中的运用 | 第29-31页 |
6.1 回纹纹样艺术形式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法则 | 第29-30页 |
6.1.1 对称及均衡的装饰法则 | 第29页 |
6.1.2 连续与重复的装饰法则 | 第29-30页 |
6.2 回纹纹样的提炼原则 | 第30页 |
6.2.1 传承图案文化意蕴的原则' | 第30页 |
6.2.2 体现现代设计理念的原则 | 第30页 |
6.3 小结 | 第30-31页 |
第7章 回纹纹样在现代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实例 | 第31-37页 |
7.1 前期设计推敲过程与设计草图 | 第31-37页 |
7.1.1 设计构思 | 第31页 |
7.1.2 方案一 | 第31-33页 |
7.1.3 方案二 | 第33-37页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7-38页 |
致谢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1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