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10-11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1.2.2 关于司马迁经济思想的研究 | 第14-15页 |
1.2.3 关于《史记·货殖列传》的研究 | 第15-16页 |
1.2.4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6-17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7-20页 |
1.3.1 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1.3.2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1.3.3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4 研究的创新点、难点和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1.4.1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 第20页 |
1.4.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0-21页 |
2 商业伦理相关理论基础 | 第21-27页 |
2.1 马克思的伦理思想 | 第21-22页 |
2.1.1 马克思主义道德观 | 第21-22页 |
2.1.2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 第22页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关理论 | 第22-24页 |
2.2.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 第22-23页 |
2.2.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23页 |
2.2.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第23-24页 |
2.3 商业伦理相关概念 | 第24-27页 |
2.3.1 商业伦理的概述 | 第24页 |
2.3.2 商业伦理的原则 | 第24-25页 |
2.3.3 商业伦理的功能 | 第25-27页 |
3 《史记·货殖列传》商业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和条件 | 第27-31页 |
3.1 《史记·货殖列传》商业伦理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 第27-28页 |
3.1.1 司马迁之生平 | 第27-28页 |
3.1.2 《史记》与《货殖列传》 | 第28页 |
3.2 《史记·货殖列传》商业伦理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第28-31页 |
3.2.1 《史记·货殖列传》商业伦理思想形成的政治背景 | 第28-29页 |
3.2.2 《史记·货殖列传》商业伦理思想形成的经济背景 | 第29-30页 |
3.2.3 《史记·货殖列传》商业伦理思想形成的文化背景 | 第30-31页 |
4 《史记·货殖列传》中的商业伦理思想 | 第31-41页 |
4.1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 | 第31-33页 |
4.1.1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 第31页 |
4.1.2 富者,人之情性,所不学而俱欲者也 | 第31-32页 |
4.1.3 人富而仁义附焉 | 第32-33页 |
4.2 善者因之 | 第33-36页 |
4.2.1 贫富之道,莫之夺予 | 第33-34页 |
4.2.2 商不出则三宝绝 | 第34-35页 |
4.2.3 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 | 第35-36页 |
4.3 智、勇、仁、强 | 第36-38页 |
4.3.1 乐观时变 | 第36页 |
4.3.2 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 | 第36-37页 |
4.3.3 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 | 第37页 |
4.3.4 薄饮食,忍嗜欲 | 第37-38页 |
4.4 富者必用奇胜 | 第38-41页 |
4.4.1 知斗则修备 | 第38页 |
4.4.2 务完物、无息币 | 第38-39页 |
4.4.3 择人而任时 | 第39-40页 |
4.4.4 诚壹之所至 | 第40-41页 |
5 《史记·货殖列传》中商业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 第41-47页 |
5.1 加强经济宏观层面的伦理控制 | 第41-42页 |
5.1.1 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 | 第41-42页 |
5.1.2 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 第42页 |
5.2 强化经济微观层面的伦理责任 | 第42-44页 |
5.2.1 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第43页 |
5.2.2 培养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 第43-44页 |
5.3 努力增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公平 | 第44-45页 |
5.3.1 兼顾公平与效益,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 第44页 |
5.3.2 加强制度建设为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提供保障 | 第44-45页 |
5.4 实行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战略 | 第45-47页 |
5.4.1 发展经济要以利民为基本途径 | 第45-46页 |
5.4.2 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46-47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