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痛灵(嗅剂)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观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研究 | 第10-18页 |
第一节 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 第10-12页 |
一、中医对病名的认识 | 第10页 |
二、中医对发病机制的认识 | 第10-11页 |
三、头痛的中医辨证分型 | 第11页 |
四、中医药鼻腔给药治疗头痛的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西医对血管神经性头痛的认识 | 第12-16页 |
一、流行病学认识 | 第12页 |
二、西医对偏头痛的病因病机的探讨 | 第12-14页 |
三、治疗 | 第14-15页 |
四、西医鼻腔给药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五、安全性评价 | 第15-16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16-18页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第18-23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第18-20页 |
一、一般资料 | 第18-19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第二节 结果与分析 | 第20-23页 |
一、一般情况 | 第20-21页 |
二、治疗前后总评分疗效比较 | 第21页 |
三、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的评分比较 | 第21页 |
四、两组起效时间的比较 | 第21页 |
五、两组治疗偏头痛评分表的比较 | 第21-22页 |
六、治疗期间安全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的比较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3-28页 |
第一节 中医对鼻腔给药治疗头痛的思路探讨 | 第23-24页 |
一、中医对头痛的认识 | 第23页 |
二、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中医理论基础 | 第23页 |
三、中医药鼻腔给药治疗脑部疾病的研究概况 | 第23-24页 |
第二节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病因病机探讨 | 第24页 |
第三节 药物经鼻腔给药治疗偏头痛的优势 | 第24-26页 |
一、药物经鼻入脑的机制及优势 | 第24页 |
二、本组方依据及优势 | 第24-26页 |
第四节 结果与分析 | 第26-27页 |
一、两组对偏头痛的总体疗效比较 | 第26页 |
二、两组对偏头痛中医证候的影响 | 第26页 |
三、两组对偏头痛的起效时间的影响 | 第26页 |
四、两组对偏头痛头痛次数的影响 | 第26页 |
五、两组对偏头痛头痛持续时间的影响 | 第26页 |
六、两组对偏头痛头痛程度的影响 | 第26-27页 |
第五节 结论 | 第27页 |
第六节 展望 | 第27-28页 |
结语 | 第28-30页 |
参考文献 | 第30-34页 |
附录 | 第34-40页 |
附录一:无先兆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 第34-35页 |
附录二:头痛VAS评分表 | 第35-36页 |
附录三:偏头痛的问卷调查表 | 第36-37页 |
附录四:血管神经性头痛的疗效评分表 | 第37-38页 |
附录五:中医证候评分表 | 第38-39页 |
附录六:英文缩略语 | 第39-40页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