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科学基础理论论文--环境生物学论文--环境微生物学论文

蚯蚓(Eisenia fetida)肠道中苯并[a]芘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前言第10-20页
    1.1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第10-14页
        1.1.1 PAHs的定义、性质和危害第10-12页
        1.1.2 PAHs的污染来源、分布第12-13页
        1.1.3 PAHs的毒性第13-14页
    1.2 PAHs污染修复研究现状第14-18页
        1.2.1 PAHs污染环境的修复技术第14-16页
        1.2.2 PAHs降解菌的研究进展第16页
        1.2.3 微生物修复PAHs污染的影响因素第16-18页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3.1 研究内容第18页
        1.3.2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1.4 技术路线第19-20页
2. 蚯蚓(Eisenia fetida)肠道中BaP降解菌的分离鉴定第20-29页
    2.1 实验材料第20-21页
        2.1.1 药品试剂第20-21页
        2.1.2 仪器设备第21页
    2.2 实验方法第21-24页
        2.2.1 BaP降解菌株的分离纯化第21页
        2.2.2 菌株的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第21-22页
        2.2.3 菌株的16S rRNA基因的PCR扩增及测序分析第22-24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24-28页
        2.3.1 BaP降解菌BJ-1和BJ-7的形态学特征第24-25页
        2.3.2 BaP降解菌BJ-1和BJ-7的生理生化特征第25-26页
        2.3.3 BaP降解菌BJ-1的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第26-28页
    2.4 本章小结第28-29页
3. BaP降解菌在液体中的降解特性研究第29-39页
    3.1 实验材料第29页
        3.1.1 药品试剂第29页
        3.1.2 仪器设备第29页
    3.2 实验方法第29-31页
        3.2.1 液体降解体系的制备第29-30页
        3.2.2 样品中BaP的萃取第30页
        3.2.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BaP的方法第30页
        3.2.4 样品中BaP的定性定量分析第30页
        3.2.5 降解率的计算第30-31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1-37页
        3.3.1 单菌和混菌对BaP的降解第31页
        3.3.2 pH对BJ-1和BJ-7降解BaP的影响第31-33页
        3.3.3 营养添加物对菌株降解BaP的影响第33-36页
        3.3.4 不同浓度菲对菌株降解BaP的影响第36-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9页
4. 微生物-蚯蚓联合修复BaP污染人工土壤第39-43页
    4.1 实验材料第39页
        4.1.1 药品试剂第39页
        4.1.2 仪器设备第39页
    4.2 实验方法第39-40页
        4.2.1 人工土壤降解体系的制备第39-40页
        4.2.2 样品中BaP的萃取第40页
        4.2.3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BaP的方法第40页
        4.2.4 样品中BaP的定性定量分析第40页
        4.2.5 BaP降解率的计算第4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0-42页
        4.3.1 菌株BJ-1与蚯蚓对BaP污染人工土壤的修复第40-41页
        4.3.2 菌株BJ-7与蚯蚓对BaP污染人工土壤的修复第41-42页
    4.4 本章小结第42-43页
5. 结论与展望第43-45页
    5.1 主要结论第43页
    5.2 展望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51页
个人简历第51-52页
致谢第52页

论文共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gIn_xS_y微/纳米粒的制备及在含氮药物的降解和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叶绿素a含量变化的海岸带区域水质监测与台风灾害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