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柴胡桂枝汤辅助治疗部分发作性癫痫伴发抑郁的临床观察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10-11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3-25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3-17页 |
1.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3-16页 |
1.2 中医诊断标准 | 第16-17页 |
1.3 入选标准 | 第17页 |
1.4 排除标准 | 第17页 |
1.5 脱落标准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2.1 研究设计 | 第17-19页 |
2.2 治疗方法 | 第19-21页 |
2.3 观察指标 | 第21页 |
2.4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1-22页 |
3 统计学方法 | 第22-25页 |
3.1 研究对象 | 第22-25页 |
结果 | 第25-30页 |
1 临床疗效分析 | 第25-28页 |
2 研究中不良事件 | 第28-30页 |
讨论 | 第30-40页 |
1 癫痫类型 | 第30-31页 |
2 抑郁的定义 | 第31-32页 |
3 发病机制 | 第32-35页 |
3.1 癫痫的发病机制 | 第32-34页 |
3.2 抑郁的发病机制 | 第34页 |
3.3 癫痫伴发抑郁的共同发病机制 | 第34-35页 |
4 中医病因病机 | 第35-37页 |
4.1 痫病的病因病机 | 第35页 |
4.2 中医药在痫病中的应用 | 第35-36页 |
4.3 郁证的病因病机 | 第36页 |
4.4 中医药在郁病中的应用 | 第36-37页 |
5 选择拉莫三嗪的可行性 | 第37页 |
6 加味柴胡桂枝汤的药理学研究 | 第37-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6页 |
附录1 综述 | 第46-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附录2 | 第5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