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第一节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第二节 文章结构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三节 创新及不足 | 第14-15页 |
第二章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概述 | 第15-23页 |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涵义 | 第15-16页 |
第二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历史过程介绍 | 第16-22页 |
一、英国 | 第16-18页 |
二、美国 | 第18-20页 |
三、日本 | 第20-22页 |
第三节 世界制造业产业转移的新方向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转移机理 | 第23-30页 |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的共同特点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阶段规律 | 第25-28页 |
一、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动因是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引致的产业资本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利润最大化投资地 | 第25-26页 |
二、世界制造业中心转移的方向总是发展速度最快的大国 | 第26-27页 |
三、世界制造业中心都是在产业集聚后以经济带的区域形式分布的 | 第27-28页 |
第三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出现多元化和层次化的新特点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分析 | 第30-35页 |
第一节 世界制造业中心向中国转移的原因 | 第30-31页 |
第二节 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现状 | 第31-33页 |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情况 | 第33-35页 |
第五章 上海先进制造业的发展 | 第35-43页 |
第一节 上海制造业的现状 | 第35-38页 |
第二节 产业集聚理论分析 | 第38-39页 |
第三节 上海制造业产业集聚分析 | 第39-43页 |
一、产业专业化程度指标:区位商 | 第39-41页 |
二、产业集中度 | 第41-4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