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肿瘤学论文--造血器及淋巴系肿瘤论文

髓系恶性肿瘤部分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表达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目录第9-12页
前言第12-14页
材料与方法第14-28页
    1. 主要试剂第14-15页
    2. 主要设备第15-16页
    3. 研究对象第16-17页
        3.1 野生型斑马鱼和 MYCN 转基因斑马鱼第16页
        3.2 HL-60 细胞与正常 CD34(+)细胞第16页
        3.3 AML/MDS 患者及其正常对照样本第16-17页
    4. 细胞培养、计数、冻存和复苏方法第17-19页
        4.1 细胞培养第17页
        4.2 细胞计数第17-18页
            4.2.1 原理第17页
            4.2.2 细胞计数方法第17-18页
        4.3 细胞冻存和复苏第18-19页
            4.3.1 原理第18页
            4.3.2 细胞冻存操作步骤第18页
            4.3.3 细胞复苏操作步骤第18-19页
    5. 临床样本的收集第19页
    6. 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第19-20页
        6.1 原理第19页
        6.2 操作步骤第19-20页
    7. 总 RNA 的提取、鉴定第20-22页
        7.1 实验原理第20页
        7.2 样本预处理第20-21页
        7.3 操作步骤第21页
        7.4 总 RNA 的鉴定第21-22页
    8. cDNA 的制备第22-23页
        8.1 去除基因组 DNA第22页
        8.2 反转录反应第22-23页
    9.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FQ RT-PCR)第23-27页
        9.1 原理第23-25页
        9.2 引物设计与合成第25页
        9.3 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第25-26页
        9.4 标准曲线的制备及线性范围的确定第26页
        9.5 PCR 产物的确定和溶解曲线的分析第26-27页
    10. 数据处理与统计学分析第27-28页
结果第28-37页
    1. 总 RNA 浓度和纯度的鉴定第28页
    2. RT-PCR 产物的鉴定第28-32页
        2.1 熔解曲线和扩增曲线分析第28-32页
        2.2 电泳结果分析第32页
    3. 各基因标准曲线第32-33页
    4. 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第33-37页
        4.1 斑马鱼岩藻糖基转移酶各基因的表达第33-34页
        4.2 HL-60 细胞部分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第34-35页
        4.3 AML/MDS 患者部分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的表达第35-37页
讨论第37-48页
    1. 岩藻糖基转移酶生物学特性第37页
    2. 岩藻糖基转移酶基因实时荧光定量检测方法的优势和优化第37-40页
        2.1 FQ RT-PCR 检测方法的优势第37-39页
        2.2 FQ RT-PCR 检测方法的优化第39-40页
    3.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模式生物斑马鱼与岩藻糖基转移酶第40-43页
    4. HL-60 人原髓细胞白血病细胞与岩藻糖基转移酶第43-44页
    5. 人类恶性肿瘤与岩藻糖基转移酶第44-46页
    6. 总结第46-48页
本实验的创新点与不足第48-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6页
附录第56-58页
致谢第58-60页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抑制SENP1/HIF-1α通路可减轻肠缺血再灌注致急性肺损伤
下一篇:水通道蛋白4在脂肪栓塞综合征肺损伤模型中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