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2页 |
一、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7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7-11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检查人选任制度概述 | 第12-18页 |
第一节 检查人选任制度与股东知情权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检查人选任制度的内容 | 第13-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7-18页 |
第二章 两大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制度立法 | 第18-29页 |
第一节 大陆法系国家和地区的制度模式:私法选任与司法选任并行 | 第18-24页 |
一、私法选任 | 第18-20页 |
二、司法选任 | 第20-24页 |
第二节 英美法系制度模式:行政选任 | 第24-27页 |
一、英国法 | 第24-26页 |
二、中国香港地区 | 第26-27页 |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关于我国引入公司检查人选任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现行知情权体系分析 | 第29-31页 |
一、股东的知情权得不到有力保障 | 第29-30页 |
二、现行知情权体系存在的问题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我国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的必要性 | 第31-36页 |
一、“监督之网”不能发挥实效 | 第31-33页 |
二、上市公司独立董事“花瓶化” | 第33-34页 |
三、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的意义 | 第34-36页 |
第三节 我国引入检查人选任制度的可行性 | 第36-38页 |
一、司法介入在股东知情权行使中有其合理性 | 第36-37页 |
二、股东知情权与非诉程序的契合 | 第37-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四章 我国检查人选任制度的构建 | 第39-48页 |
第一节 选任情形 | 第40-43页 |
一、司法选任模式之法院选任 | 第40-42页 |
二、私法选任模式之股东会选任 | 第42-43页 |
第二节 检查人相关问题 | 第43-46页 |
一、检查人资格 | 第43-44页 |
二、检查人的权限和责任 | 第44-45页 |
三、检查人的解任和报酬 | 第45-46页 |
第三节 检查报告、结论及相应结果 | 第46-47页 |
一、检查人可以股东名义提起派生诉讼 | 第46页 |
二、股东可向法院递交公司解散的申请 | 第46页 |
三、股东可申请解任相关董事和监事 | 第46-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结语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