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21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相关概念的含义第12-13页
    1.3 研究目的第13页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4.1 可追溯体系的内涵与外延第13-14页
        1.4.2 构建可追溯体系的企业行为研究第14-15页
        1.4.3 建立可追溯体系的政府管理研究第15-16页
        1.4.4 可追溯体系的构建研究第16页
        1.4.5 关于供需网的相关研究第16-17页
        1.4.6 文献评述第17页
    1.5 研究思路、方法与内容第17-19页
        1.5.1 研究思路第17-18页
        1.5.2 研究方法第18页
        1.5.3 研究内容第18-19页
    1.6 可能创新之处和不足第19-21页
第二章 药品可追溯体系相关理论及产生的经济原因第21-31页
    2.1 药品可追溯体系的相关理论第21-24页
        2.1.1 药品质量信息的追溯过程第21页
        2.1.2 药品质量安全可追溯的主要内容第21-22页
        2.1.3 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功能及构成要素第22-24页
    2.2 药品可追溯体系产生的经济原因第24-30页
        2.2.1 药品质量安全存在外部性问题第24-25页
        2.2.2 药品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第25-30页
        2.2.3 药品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的产生第30页
    2.3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三章 我国药品可追溯体系实施情况及存在的问题第31-36页
    3.1 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实施历程和现状第31-32页
        3.1.1 药品电子监管政策的实施历程第31-32页
        3.1.2 药品电子监管政策实施现状第32页
    3.2 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对企业的影响第32-33页
    3.3 药品电子监管码政策存在的问题第33-35页
        3.3.1 政策在制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3-34页
        3.3.2 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34页
        3.3.3 行政法视野下的药品电子监管第34-35页
    3.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构建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第36-50页
    4.1 供需网的概念第36-38页
        4.1.1 传统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局限性第36页
        4.1.2 供需网理念的提出第36-38页
    4.2 供需网的特征第38-39页
        4.2.1 结构网络性第38页
        4.2.2 功能多样性第38-39页
        4.2.3 完全开放性第39页
        4.2.4 动态稳定性第39页
    4.3 供需网与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契合点第39-40页
    4.4 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的构建第40-48页
        4.4.1 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基本框架第40-44页
        4.4.2 传统供应链企业转变为供需网企业第44-46页
        4.4.3 创建国际统一追溯编码第46-47页
        4.4.4 可追溯信息系统建设第47页
        4.4.5 节点企业合作协议第47-48页
    4.5 构建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逻辑结构第48-49页
    4.6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构建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优势分析第50-64页
    5.1 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在降低安全事故概率上的优势第50-51页
    5.2 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在降低追溯成本上的优势第51-55页
        5.2.1 模型设定第51-53页
        5.2.2 不同追溯度下的单位预期总责任成本第53-54页
        5.2.3 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在降低追溯成本上的优势分析第54-55页
    5.3 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在收益上的优势第55-62页
        5.3.1 基于供需网构建的药品可追溯体系的描述第55-56页
        5.3.2 基于供需网构建的药品可追溯体系模型的假设及构建第56-58页
        5.3.3 企业实施基于供需网的药品可追溯体系收益分析第58-60页
        5.3.4 企业实施基于传统供应链的药品可追溯体系收益分析第60-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对策建议第64-68页
    6.1 对企业建立药品可追溯体系的对策建议第64-65页
    6.2 政府加强药品可追溯制度建设的对策建议第65-67页
    6.3 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第67-68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7.1 研究结论第68-69页
    7.2 研究展望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6页
个人简历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Chinese Professionals Perceptions of the Renewable Energy Boom:An Attitudinal Study
下一篇:实施产融结合对我国制造业企业绩效影响--基于2012-2014年数据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