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立题背景 | 第10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0-15页 |
2.1 森林土壤有机碳及养分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2.1.1 森林土壤有机碳 | 第11页 |
2.1.2 森林土壤养分状况 | 第11页 |
2.2 植被枯落物 | 第11-12页 |
2.2.1 植被枯落物养分 | 第12页 |
2.2.2 枯落物水文效应 | 第12页 |
2.3 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2.4 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分类 | 第13-15页 |
3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5-21页 |
3.1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3.2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3.4 材料与方法 | 第16-21页 |
3.4.1 研究区概况 | 第16-17页 |
3.4.2 样地选择与样品采集 | 第17-19页 |
3.4.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19-20页 |
3.4.4 数据处理 | 第20-21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1-61页 |
4.1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养分特征与持水能力 | 第21-29页 |
4.1.1 土壤氮素特征与供应强度 | 第21-22页 |
4.1.2 土壤磷素特征与磷供应强度 | 第22-24页 |
4.1.3 土壤钾素特征与供应强度 | 第24-26页 |
4.1.4 土壤有机碳特征 | 第26-27页 |
4.1.5 土壤持水能力 | 第27-28页 |
4.1.6 讨论 | 第28-29页 |
4.1.7 小结 | 第29页 |
4.2 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养分特征、潜在归还能力与持水能力 | 第29-34页 |
4.2.1 枯落物有机碳及N、P、K特征 | 第29-30页 |
4.2.2 枯落物潜在归还能力 | 第30-31页 |
4.2.3 枯落物持水能力 | 第31-33页 |
4.2.4 讨论 | 第33-34页 |
4.2.5 小结 | 第34页 |
4.3 不同地形部位土壤养分特征与持水能力 | 第34-48页 |
4.3.1 土壤氮素特征与供应强度 | 第34-37页 |
4.3.2 土壤磷素特征与供应强度 | 第37-40页 |
4.3.3 土壤钾素特征与供应强度 | 第40-44页 |
4.3.4 土壤有机碳特征 | 第44-45页 |
4.3.5 土壤持水能力 | 第45-46页 |
4.3.6 讨论 | 第46-47页 |
4.3.7 小结 | 第47-48页 |
4.4 不同地形部位枯落物养分特征、潜在归还能力与持水能力 | 第48-55页 |
4.4.1 枯落物N、P、K特征 | 第48-50页 |
4.4.2 枯落物有机碳特征 | 第50-51页 |
4.4.3 枯落物潜在归还能力 | 第51-53页 |
4.4.4 枯落物持水能力 | 第53-54页 |
4.4.5 讨论 | 第54-55页 |
4.4.6 小结 | 第55页 |
4.5 土壤及枯落物生态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 第55-61页 |
4.5.1 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保肥与枯落物养分潜在归还功能价值 | 第56-58页 |
4.5.2 不同种植被条件下土壤与枯落物保水功能价值 | 第58-59页 |
4.5.3 不同地形位置土壤保肥与枯落物养分潜在归还价值 | 第59-60页 |
4.5.4 不同地形位置土壤与枯落物保水功能价值 | 第60页 |
4.5.5 小结 | 第60-61页 |
5 结论 | 第61页 |
6 展望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9页 |
致谢 | 第69页 |